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返校考试政治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6年某县的桔子大获丰收,但成熟时间较往年推迟,错过了上市的最佳时机,造成滞销。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桔子滞销问题得到了解决,实现了“惊险一跃”。经济学之所以把上述过程称为“惊险一跃”,是因为

A. 商品价值的实现存在不确定性    B. 跳跃不成功,摔坏的一定是商品

C. 跳跃成功,商品就能实现增值    D. 商品价值难以用货币表现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8年3月,某国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由,决定对进口钢材产品征收25%的关税。这会对相关国家(向该国出口钢铁产品的出口国)钢铁产品的生产产生深刻影响。若用D1到D2表示加征关税前后的变化,不考虑其它因素,正确反映加征关税的对相关国家钢铁产品的生产产生的影响图示是

A.

B.

C.

D.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6年初,在大多数煤企哀叹“卖一吨煤的利润买不到一瓶饮料”时,S煤企却凭借其科研实力从煤中提炼出的每吨价值上万元的高熔点费托合成蜡,在市场上高歌猛进。这给商品生产者的启示是(   )

①商品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②产品质量越好企业获利越多

③面向市场组织生产       ④尊重价值规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随着电商的发展,人们爱上了在互联网淘物美价廉的商品。下列关于商品或价格说法正确的是

①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

②交换成功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

③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④商品和价格相伴而行,商品总是有价格的

A. ②③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商场里各种商品的价格高低不等,首先是因为它们

A.质量有差异    B.价值量不同    C.品牌有区别    D.供求有变化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前些年,张老汉自己挑着小红薯上集市,100斤最多卖50元;如今,通过儿子的小网店,10斤却能卖到60元。这一变化表明商品的

A. 价值与使用价值不可分割

B. 价值实现依赖商品流通

C. 价格与供求存在内在联系

D. 交换方式决定商品价格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题文)2017年以来,全国很多城市出台了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从限购、限贷、限价、限售到“购租并举”“租售同权”等一系列调控政策来抑制炒房,稳定房价。在调控政策下,商品房的市场均衡价格从E到,(S为供给曲线,D为需求曲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图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A.

B.

C.

D.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从2017年1月1日起,国家放开所有盐产品的价格,由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成本、盐产品品质和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定价。在市场充分竞争的条件下,这一变化会进一步

①增加消费者对盐产品的需求量          

②推动产盐企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发挥市场在盐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④提高以盐为主要原材料的企业的生产成本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6年前三季度,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57%和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这一趋势

①促使居民贷款消费大幅增加    

②利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③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④有利于促进城多协调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一份网购市场调查报告显示,网上购物时,大多数网上购物者会先了解网店商品的销量。这种购物方式隐含的消费心理主要是

A. 从众心理

B. 求异心理

C. 攀比心理

D. 求实心理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商品的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某服装厂的生产出现了以下三种情况:

①该服装厂的劳动生产率不变,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②该服装厂的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同水平提高

③该服装厂的劳动生产率率先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在上述三种情况下,该服装厂生产一件衣服的价值量依次是

A. 提高、不变、降低

B. 不变、提高、降低

C. 降低、不变、提高

D. 降低、降低、不变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右图表示我国生产的某商品M需求曲线的变动情况(横轴为M商品的需求量Q,纵轴为M商品的价格P)。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人民币升值,引起国外对M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符合D0到D2的变动

B. 增加M商品购置补贴,引起国内对M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符合D0到D1的变动

C. 收人预期增加,引起国内对M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符合D0到D2的变动

D. M商品的互补品降价,引起国内对M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符合D0到D1的变动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各国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主要国家央行采取新的利息政策,往往会导致国际资本的跨境流动,影响国际经济和贸易发展。下列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美联储加息→美元升值→资本流入美国→人民币贬值→美对中国进口增加

②中国人民银行加息→人民币升值→资本流入中国→美元贬值→美对中国出口增加

③美联储降息→美元贬值→资本流出美国→人民币升值→中国对美出口增加

④中国人民银行降息→人民币贬值→资本流出中国→美元贬值→中国对美出口增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某海滨城市六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及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如下

 

2013年

2015年

2017年

2018年

人均消费支出(元)

11900

12800

13990

15890

恩格尔系数

0.40

0.38

0.37

0.35

 

从表中可看出该海滨城市六年来

①为了刺激生产,政府鼓励消费、超前消费

②居民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趋势更加明显

③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

④食品消费支出比重连续下降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历经数年的摸索,中国原油期货终于在2018年3月26日在上海国际能源中心(INE)正式亮相。中国原油期货的最大亮点是,以人民币计价、可转换成黄金。从原油市场角度来看,这意味着“美元原油”再非“一家独大”,“石油人民币”将应运而生,从而增强我国的原油话语权、原油的定价权。证监会副主席姜洋指出,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和第二大原油消费国,推出原油期货主要是基于本国实体经济发展和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需要。中国原油期货的推出将:

①深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水平,降低中国在原油贸易中的汇率风险

②优化国际能源产品消费结构,促进国际原油市场平稳发展

③更好地反映石油市场供求关系,优化石油资源配置

④长远来看,定价权的实现将大幅度提高我国炼油企业的经济效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当很多人唱衰实体零售时,其实实体零售并没有想象中的“活得那么艰难”。以某知名电子商务平台为例,很多商家为了留住顾客,单件利润可能仅有几元钱甚至几角钱。电商获取的客户群体占行业的90%,却只获得10%的利润。据此可以推断:

①商品价格出现线上、线下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商品质量的差异

②在实体零售仍占优势的情况下,投资者不会贸然把大量资金投向电商

③商品生产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会因为线上商品价格低廉而大幅提高

④随着电商价格竞争加剧,某些电商可能加紧抢占新的市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8年1月1日,我国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的单行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实施。新法根据通行的“污染者付费”原则,规定污染环境者的税负与污染程度相关、税额与环境恢复的费用大体相当。实施这一税法最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是

A. 增加消费者经济负担→提高消费水平→养成文明消费习惯→改善生态环境

B. 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减少企业利润→引导企业实现低排放→建设生态文明

C. 引导企业实现低排放→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建设生态文明

D. 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增加消费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消费水平→改善生态环境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题文)“百元消费周”是指在一周的工作日期间,全部的餐饮、交通、娱乐等所有消费加起来,控制在100元之内。这引发了一场关于“节俭主义”的热议。赞同者认为,该活动促使青年人反思形成科学合理的消费方式的必要性;反对者则认为,这种行为不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生产。下列可以为双方提供的理论依据分别是

A. 建立健康消费方式生产决定消费

B. 倡导适度消费的消费观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 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D. 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下表是居民小张1997年和2017年家庭收支状况(单位:万元)

小张家1997、2017年的恩格尔系数分别是____和____。这一变化表明他家。

A. 33.3%20%收入和储蓄存款明显增加

B. 40%33.3%生活消费以发展和享受资料为主

C. 40%33.3%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D. 33.3%20%在经济承受能力之内消费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8年是《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170周年。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中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更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这说明

①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②马克思主义不是现成的结论,而是正确的方法论

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创新的过程

④实践与理论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窗含西岭千秋雪”“玉窗五见樱桃花”。中国传统建筑中窗的设计,巧妙之处在于可以引进阳光、空气,为居室主人呈现大自然的馈赠,借助窗外的空间美,人的心灵之窗也被打开,“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窗”“景”“情”之间是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②借窗生景的设计体现了征服自然的天人合一理念

③窗与景、景与诗、诗与情的交融体现了人的创造性

④窗的设计体现了内与外、近与远、有限与无限的和谐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科学家通过对3000多名退休公务员的跟踪调研,发现这些人退休后短期记忆力衰退的速度快了近40%,从而凸显了刺激性工作活动有利于年长者保持较好的记忆力,降低罹患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痴呆的风险。这再次佐证

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实践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在高铁时代,我国仍不惜亏损运营81对“慢火车”,2016年运送旅客约3000万人次。运营近半个世纪的5633、5634次列车仍然运行在大凉山,送大山里的孩子去上学,为当地乡亲出行提供便利。这种做法反映的价值观道理有(   )

①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人们的利益的差异

②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③正确的价值选择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前提

④价值判断的正确性依赖于价值选择的合理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题型: ※难度:一般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斑马线是行人过街的安全线,小小斑马线可谓汽车社会文明的缩影。

机动车礼让斑马线是驾驶人的法定义务。然而长期以来,一些机动车行经斑马线时不减速、不停车,结果造成人车混杂、道路拥堵。而行人乱闯红灯,集体过马路闯红灯,无视交通规则的行为也很普遍。这些不良行为习惯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文明是相互之间的礼让,斑马线上的文明安全,除了机动车的自觉礼让,也离不开行人的自觉维护和配合。车让人让出安全,人让车则让出和谐与丈明。

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原理,说明“车让人让出安全,人让车让出和谐与文明”。


题型: ※难度:一般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们常说,延安革命根据地政权是“陕北人民用小米哺育出来的”,淮海战役胜利是“人民用独轮小车推出来的”,改革开放是“适应人民愿望、根据群众创造搞起来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有力担当历史使命,能够在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中保持长盛不衰,奥秘就在于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力倡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树立了榜样。

(1)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阐述党为什么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材料二2017年是高考制度恢复四十周年。四十年来,无数个令人感奋的高考故事,已经积淀为深刻的集体记忆。实践证明,高考制度符合国情,焕发了我国科教事业的生机活力,选拔了千百万优秀学子。这既是普通人实现梦想、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更是培育人才、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制度支撑。

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招生制度从定向招生到“双轨制”再到实行“并轨”,从赋予高校自主招生权到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再到改变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四十年来,高考不断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取人”的窠臼,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

教育部决定,到2020年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更好地发挥高考作为教育改革“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破解科学性、公平性等时代课题。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教育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

(2)结合材料,从认识论角度,谈谈应如何看待四十年来我国高考制度的变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