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题目】人看物的眼光有“直”与“曲”之分。直的,看到的是事物表面的姿态;曲的,看到的是事物的内部姿态及本质属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可以形成两个真理性认识
②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人类的意识只有真正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具有主观能动性
④人们的认识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意识活动的特点的知识。根据题意,人看物的眼光有“占”与“曲”之分,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人们对事物的反映不像照镜子,被动的机械的反映,而是具有主动创造性,也同时说明,认识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分,因此②④正确,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有且只有一个,因此①错误,③的说法太绝对,故正确答案选D。
【题目】2016年11月20日“江铃驭胜.2016南昌国际马拉松”比赛在省会南昌举行,该运动吸引了许多市民参赛,马拉松是一种磨砺意志和耐力的锻炼方式,也一直被人们看作是健身的好办法;但随着对马拉松危害的研究逐渐深入,许多健康专家都认为该项运动使大脑长时间处于相对缺氧的状态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并不是一项值得全民普及的运动项目。这说明
①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真理具有反复性
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真理的知识、认识的反复性的知识。根据题意,“但随着对马拉松危害的研究逐渐深入”发现了这项运动对人体的伤害,说明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的认识,因此选项①③正确。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但不是“循环过程”,真理具有客观性和条件性,因此②④选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题目】2016年8月,《重庆市村镇供水条例(草案送审稿)》通过重庆市四届人人农委第十五次全体会议审议,将提交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和党组会议审议,并经市委法制办审查同意后,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审议通过后颁布实施。该条例之所以要通过市四届人大常委会审议,是因为
①地方人大是法律监督机关
②地方人大拥有审议权和质询权
③地方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
④地方人大拥有决定权
A. ②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③
【解析】本题以生活中的政治现象为切入点,考查人大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论证问题的能力。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所以①错误;审议权和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所以②错误;《重庆巾村镇供水条例(草案送审稿)》通过重庆市四届人大农委第十五次全体会议审议,体现了地方人大的决定权和地方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③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C。
【题目】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8日召开会议强调,要针对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的实际,继续坚持适度扩大总需求,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注重预期引导,要深化、细化、具体化政策组合,加大工作落实力度,下面属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是
①大力推进僵尸企业的破产和兼并
②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改善产品结构满足人们需求
③改善人们的消费需求,提倡绿色消费
④合理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大对生产领域的投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根据题目的意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发挥财政等作用,通过淘汰落实产能、改善产品结构加大对相关产业、地区的供给结构的调整,以达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由此①②选项是正确的,③选项强调的是需求端,与题意不符,④选项过于绝对,供给侧改革并不是对所有的生产领域加大投资,而是更加注重投资的结构性。故答案选A。
【题目】2016年以来,W省提倡让社区居民对相关事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监督。H社区于是举行了关于公民政治参与的交流活动。根据下面列举的政治现象,我们可以推断( )
甲说对政府工作提出过批评建议
乙说参加过居民委员会的选举
丙说找过人大代表反映交通情况
丁说参加过电价调整的听证会
①甲参与了对政府的民主监督 ②乙行使了宪法赋予公民的选举权
③ 丙依法参与了民主管理 ④丁参与了政府的民主决策过程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公民的政治参与的相关知识。对政府工作提出批评建议是公民对政府的民主监督,①正确;选举权是指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乙参加居委会的选举不是选举人大代表,故不能说乙行使了宪法赋予的选举权,②不选;民主管理是指参与基层民主自治,参与村委会或社区居委会的管理,丙找人大代表反映情况不属于参与民主管理,③不选;参加听证会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丁参加过电价调整听证会是他参与了政府的民主决策过程,④正确。
【题目】SDR即特别提款权,是IMF于1969年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用以弥补成员国官方储备不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执董会正式批准人民币加入“SDR”于2016年10月l日正式生效,这不仪有助于提高SDR作为储备资产的吸引力,而且有助于人民币“走出去”。下列对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认识正确的是
①完成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推动了全球货币多元化
②加快人民币自由流通,发挥储备投资功能
③提高人民币的汇率,吸引中国人出境旅游
④方便了我国消费者持人民币直接境外旅游、购物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知识。①说法错误,因为人民币“入篮”意味着人民币在国际化道路上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但不等于人民币完成了国际化进程,故排除;加入SDR后,人民币具有了世界范围内的储备和投资功能,这会加快人民币的流通,②正确;人民币汇率变化受他围货币币值等多种因素影响,加入SDR后无法确定人民币币值是否稳定,人民币汇率是否提高,③不选;人民币加入SDR后,大大方便了我国消费者境外购物,④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C。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甘肃网2017年2月l5日讯,华亭县把文化扶贫列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以文化阵地扶贫、公共文化服务扶贫、文化产业扶贫为主要内容,大力实施文化扶贫工程,有效解决了文化服务贫困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一个地区的贫困,表面上看属于经济问题,但从深层次考察,往往有着极深的文化根源,人们的经济状况与其科学文化素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文明开化程度紧密相关。
材料二 农村工作的实践证明,“治贫”必先“治愚”,大力发展农村的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的关键所在。正如贫困地区农村干部所说的,“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某地文化扶贫实施“万村书库”工程,即建起一座小型图书室,并向每座图书室赠书100种。向农村捐赠图书,培养了当地人员的文化素质和干部的应用写作能力。对特色文化产业的扶持,是从根本上实现精准扶贫工作从治标向治本转变,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结构优化的必要路径。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分析党和政府应如何处理经济扶贫与文化扶贫的关系。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就文化的重要性谈谈“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的道理
(3)文化扶贫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请就教育在文化扶贫中的作用为某村委会进行文化扶贫工作设计两条动员标语。
【答案】(1)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卜相互转化,经济扶贫为文化扶贫提供物质保障,文化扶贫为经济扶贫提供精神动力;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百转化,要求我们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义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央,学会统筹兼顾,经济扶贫是扶贫工作的主要抓手,文化扶贫是经济扶贫的有益补充,二者相得益彰;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扶贫工作既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不能忽视文化扶贫。
(2)①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其实实质就是要肯定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扶贫工作的开展,通过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贫困地区文化产业和经济的发展;③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施“万村书库”工程,能够丰富农村、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其他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3)①书香引领文明、教育助推发展;②增文化之底蕴、促经济之发展。(学生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以精准扶贫中的文化扶贫为话题,以华亭县大力实施文化扶贫工程,有效解决了文化服务贫困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一个地区的贫困和文化扶贫的重要性为载体,从哲学生活和文化生活设题考查,主要考查的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文化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塑造人生的知识。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分析党和政府应如何处理经济扶贫与文化扶贫的关系,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因此考生首先可以从对立统一的观点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其次可以从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的角度分析说明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最后可以从进行总结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即可。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文化的重要性谈谈“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的道理,属于认识类的解答题。考生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的是本题其实质考查的是文化的作用的知识。文化的作用包括文化对社会的作用和文化对人的作用,因此考生可以分别从这两个角度进行展开说明即可。
(3) 本题比较考查,以文化扶贫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为话题,要求考生就教育在文化扶贫中的作用为某村委会进行文化扶贫工作设计两条动员标语。考生所提的标语 围绕着“教育在文化扶贫中的作用”这个主题,同时要符合动员标语即可。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行车版Uher的“摩拜单车(MOBIKE)”之后,又一种共享出行的电动自行车版Uber模式开始流行。共享单车的提供对于那些靠挤公交的短程上班族来说提供了非常便利的出行方式;只要用手机专门APP就可以实现“借”、“还”、“付”等手续,这种快捷、新潮的出行方式,深得年轻人喜欢;每小时1元的低价也吸引了不少的顾客。但最近,它们在车辆管理上都遇到了各式“尴尬”:共享诚信、软件梗阻、安全保障成为了最大的难题、租赁电动自行车也在遭遇被破坏、被别人用锁具锁起来、被别人拿回家去的情况,被随意丢放等现象;享骑出行APP上的信息出入也让很人感到茫然,出现到达指定区域后点击‘还车’没有反应,一直处于租用状态,只能看着余额慢慢被扣完;共享电动车大都没有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万一使用过程中出现交通事故,赔偿问题很难解决,等等以上问题成为了共享出行发展的“尴尬”。
材料二 近日,北京市海淀交通支队对美车美商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于2017年2月l4日投放50辆“小蜜电动单车”共享电动车因为不符合本市电动自行车的上牌标准,存在安全隐患,进行紧急“叫停”,引发社会各方激烈争论。为了规范共享出行行业的管理,某省交通管理部门向社会发布征求意见稿。有人认为,共享出行利用互联网从事“租车”服务,而且有的车辆没有办理上牌手续,属非法运营、扰乱市场,应严厉打击;有人认为,共享出行服务符合共享经济潮流,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绿色出行,应允许其经营。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交通体系,针对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交通部邀请各方面专家,就“共享出行”新业态的定义和发展现状、营运资质的规范等方面展开交流讨论。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共享出行流行的原因,你认为政府解解决好材料中提到的“尴尬”可采取哪些措施。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交通管理部门是通过哪些方式进行民主决策以及作为公民该如何参与此类讨论?
【答案】(1)原因:①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共亭单车的提供满足了群众多样化的出行需求,是共享出行流行的直接原因;
②人们的消费行为受到求异心理、从众心理的影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快捷、新潮的出行方式,符合了年轻人喜好,是共享出行流行的重要原因;
③价格是影响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相对较低的出行成本带动共享出行经济的发展。④绿色健康的出行方式,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是绿色消费观。
建议:①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共享出行行业的监管;②应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入竞争机制,促使企业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维护消费的相关权益;③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试金石,加强社会诚信建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2)交通管理部门就规范管理公开征求意见,是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进行民主决策;召开专家座谈会,通过专家咨询制度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公民应提高政治素养,以主人翁的心态积极为规范共享出行行业的发展出谋献策;还应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有序参与线上、线下的讨论;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发表个人意见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正当权利。
【解析】本题以解决城市发展过程的单车投放的问题为话题,以车辆管理上都遇到了各式“尴尬”和部分城市的具体做法为载体,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设题考查,主要考查的是影响消费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生产决定消费、市场配置资源、科学的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秩序、民主决策、公民政治参与应坚持的原则的知识。
(1)本题有两小问,首先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共享出行流行的原因,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可以从影响消费的因素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对于后一问要求考生为政府解解决好材料中提到的“尴尬”提供措施,考生可以从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从加强社会诚信建设,规范市场秩序的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交通管理部门是通过哪些方式进行民主决策以及作为公民该如何参与此类讨论,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要明确回答参与民主决策的途径有哪些,然后考生再从政治参与应坚持的原则的角度进行说明即可。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