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6年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作为中国首部反家暴法,该法律明确了家庭暴力的性质和法律责任,让清官难断的“家务事”有了国法可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立法程序排序正确的是(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草案进行初审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草案)》通过人大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把反家庭暴力法纳入预备立法项目 ④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A. ④—②—①—③ B. ③—①—②—④ C. ③—②—①—④ D. ④—①—②—③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规定,当公民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时,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反家庭暴力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这些规定( ) ①扩大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范围 ②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③体现了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④要求政府依法行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1】B 【2】D 【解析】本题以2016年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1】要出台一部法律,一般而言需要全国人大常委会把反家庭暴力法纳入预备立法项目,然后常委会对《反家庭暴力法》草案进行初审,然后再将此草案通过人大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最后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故其正确的传导顺序为③—①—②—④。故选B。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规定,当公民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时,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反家庭暴力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这些规定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同时也要求政府依法行政。故②④入选。①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③选项错误,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选D。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6年10月1日起,“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正式实施。以前企业要申办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五种证照,需要准备五套材料、跑五个部门、填五份表格,需要30~60个工作日才能办完。改革后,申请人只需填写“一张表”、向“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即可办理工商及税务登记。从申办到拿照,最短半个小时,最长2~3天。这一改革的预期效果是( ) 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②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提高 ③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④企业准入的制度成本降低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B 【解析】①选项表述错误,题目中的这项改革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没有直接关系。③选项表述夸大了此项改革的作用。题目中,这一改革的预期效果是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提高,同时能够降低企业的准入的制度成本。故②④入选。选B。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题目】文化领域近些年出现了一种不均衡现象:一边是艰难度日的公益性文化,一边是越来越“精英化”“高端化”的演出市场和文化产业“大投资”“大项目”“大手笔”。过分强调文化产业而忽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在不少评论家看来是一种“分裂式的改革”。下列选项与“分裂式改革”的错误相同的是( ) A.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B.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D. 未雨绸缪,统筹兼顾,科学发展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C 【解析】“过分强调文化产业而忽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这是一种分裂式改革,这种改革是片面的观点,是一点论,是形而上学的表现。“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是一点论,体现了形而上学的观点,故C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体现了矛盾的观点,与题意不符,排除;B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与题意不符,排除;D体现了联系的观点,是两点论,不是一点论,属于辩证法,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手机在一定时期成为人们身份的象征,但其高达万元的价格,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伴随科技的发展,手机价格的下降,中国手机用户达12.86亿户,普及率94.5%,手机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若用S、D分别表示供给和需求曲线,下列能够正确反映这一经济现象的是( ) A.  B.  C.  D.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D 【解析】题目中“伴随科技的发展,手机价格的下降”,一般而言商品的价格下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需求的增加带动了供给的增加,故供给曲线会向右侧移动。故首先可以排除A、C曲线。B曲线表述的是商品价格的上涨,错误。D曲线表述与题意相符。 商品关系 | 价格 | 需求量 | 本商品 | 相关商品 | 互为替代品 | 上升 | 减少 | 增加 | 下降 | 增加 | 减少 | 互补商品 | 上升 | 减少 | 减少 | 下降 | 增加 | 增加 |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6年9月4~5日,G20峰会在中国杭州举办,成果丰硕,引起全球关注。本届G20杭州峰会将包容性发展列为一项重要议题,第一次提出完善的行动纲领文件,提出通过减少全球发展不平等和不平衡,使各国人民共享世界经济增长成果。世界的包容性、平衡性发展离不开各个国家的包容性、平衡性发展。为此,在中国需要( ) ①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②理顺分配关系,兼顾效率与公平 ③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同步 ④促进平衡发展,实现同步富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A 【解析】③选项表述错误。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④选项中“同步富裕”的表述错误。题目中,世界的包容性、平衡性发展离不开各个国家的包容性、平衡性发展。为此,在中国需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理顺分配关系,兼顾效率与公平。故①②入选。选A。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逆势上扬,并最终夺冠,12年后再一次站在奥运会金牌的领奖台上。中国女排队长惠若琪说,每一个女排队员身上都在诠释着中国女排精神,女排精神不是说出来的,而是我们在平时生活和训练中一点一滴形成的。她的话很好地诠释了( ) 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③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④要重视量的积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D 【解析】②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来源,故排除③。题目中,中国女排队长惠若琪说,每一个女排队员身上都在诠释着中国女排精神,表明了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故①入选。女排精神不是说出来的,而是我们在平时生活和训练中一点一滴形成的表明了要重视量的积累,故④入选。选D。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是中国开门立法的典型样本,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健全。慈善法于2016年9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当前,随着人民收入增加,公众慈善意识大幅提高,参与慈善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在慈善过程当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引起了中国共产党的高度重视,认识到要依法在全体公民中宣传慈善事业,普及慈善意识,倡导慈善行为,培育积极健康的财富观念。 慈善法的立法过程 
材料二 公益性是一切社会慈善事业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属性。在当代中国,公益性的名号越来越响亮,但由它引起的误解、迷惑、争论乃至诉讼也与日俱增。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中国越来越多的立法工作者、研究者和慈善事业实践者的关注。对于公益性的完整和严密的定义,虽然在中国现行法律法规体系中找不到踪迹,但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很早就达到了科学公益性慈善观的水平,我国古代儒、道、墨三家对科学公益性慈善思想作出了重大贡献。科学公益性慈善观对发展慈善事业,对改善贫苦和困难群体的生存状况、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提升社会凝聚力、增进中华民族的团结与融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树立科学公益性慈善观的依据。 (3)“慈善你我他,和谐千万家”,慈善就在我们身边。假设我校要举办一次学生慈善捐助活动,请你为此活动写出两条宣传标语。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1)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慈善法的制定和实施是综合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②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区别,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③世界是普遍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从无到有是一个发展的过程。④系统优化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立法过程体现了系统要素的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倾向。⑤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是质变的必然准备。“十年怀胎,一朝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就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结果。⑥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制定体现了我国在立法上的创新。 (2)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科学公益性慈善观对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提升社会凝聚力、增进中华民族的团结与融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科学公益性慈善观能提升社会凝聚力、增进中华民族的团结与融合。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思想很早就达到了科学公益性慈善观的水平,我国古代儒、道、墨三家对科学公益性慈善思想作出了重大贡献。④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社会慈善事业的公益性核心理念是对我国古代公益性慈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⑤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公益性慈善思想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3)聚合慈善力量,共建和谐校园;慈善情系天下,爱心福满校园;慈心播挚爱,善行铸真情;慈善暖人心,互助见真情。(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解析】本题材料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实施为背景材料,材料二以公益性的名号越来越响亮,但由它引起的误解、迷惑、争论乃至诉讼也与日俱增的话题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与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本题目在设计上尊重教材,查的是考生的获取信息和解读材料的能力。其意图在于了解考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答案的组织能力。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本题答题的知识范围明确,即“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需要考生要对材料进行充分解读,根据材料中的关键性的语句及相关表述再结合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即可。本题中着重考查了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以及量变与质变等知识点。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树立科学公益性慈善观的依据。考生要解答好本题首先要对材料中的表述“科学公益性慈善观对发展慈善事业,对改善贫苦和困难群体的生存状况、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提升社会凝聚力、增进中华民族的团结与融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进行充分解读,然后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等几方面进行分析作答即可。 (3)本题要求考生假设我校要举办一次学生慈善捐助活动,请你为此活动写出两条宣传标语。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往往是融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生成性、自主性、价值性等为一体,突出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例如:聚合慈善力量,共建和谐校园;慈善情系天下,爱心福满校园等。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如下问题。 材料一 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我国人民消费质量、水平的提高,当前我国资源紧张稀缺和闲置浪费并存的问题日益凸显。分享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个人利用闲置资源来提供商品和服务,因此正成为社会生活与经济运行的新模式。借助日益发达的互联网科技平台,出门前在网络平台上约辆车,有了闲置房在网上短租……这种建立在资源共享基础上的经济模式已经成功吸引5亿人参与,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占GDP比重将达10%以上。从宠物寄养、社区服务到车位共享、专家共享、导游共享,分享新模式层出不穷,在供给端整合线下资源,在需求端不断为用户提供更优质、个性化体验。一批前瞻者抓住机遇,通过平台将资源方和出租方对接在一起完成交易,既通过新兴的途径实现了创业,又实现了多方共赢。以网络预约拼车为例,一家颇为知名的企业在343个城市上线顺风车服务,目前使用乘客超过1 820万,日高峰订单突破223万,成为出行新时尚。分享理念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材料二 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分享经济在发展中亦遭遇不少问题,如消费者权益保护、定价规则和税收等方面缺乏约束力,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力度不够等。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分享经济作为社会生活与经济运行新模式的优越性。 (2)信用是分享经济的基石。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如何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支持分享经济的发展。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1)①分享经济借助于网络平台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加有效供给,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②可以促使企业提供优质、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升企业信誉和形象,获得更大经济效益。③有利于提高协同合作效率,降低大众创业门槛和成本,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注入新活力。④有利于满足消费者需求,倡导绿色消费,提高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 (2)①积极履行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和交易安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②推进依法行政,完善相关行政法规,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③完善监管制度和政策,建立健全信用监管体系,提高行政水平。④创新监管方式,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利用大数据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加强监督检查和失信惩戒力度。 【解析】本题以分享经济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本题通过让考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社会热点进行分析,考查的是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分享经济作为社会生活与经济运行新模式的优越性。解答本题首先要求考生对材料一的相关内容进行充分解读,从中提炼出关键性的信息,再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从材料中“分享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个人利用闲置资源来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表述,考生可以从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进行分析;“在供给端整合线下资源,在需求端不断为用户提供更优质、个性化体验”的表述,可以从分享经济促使企业提供优质、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的角度分析;“这种建立在资源共享基础上的经济模式已经成功吸引5亿人参与”的表述,可以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角度进行分析等。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如何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支持分享经济的发展。本题答题时需要围绕政府这个主体进行展开。故可以从政府的职能的履行、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以及依法行政等相关方面进行展开。职能方面主要涉及到政府的经济职能,即完善监管制度和政策、创新监管方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