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高考仿真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六)政治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解答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十大新词之一是“大众旅游时代”。当前,旅游消费日益成为我国老百姓一种常态化生活方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国家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3.44亿人次,同比增长13.8%,实现旅游总收入4 233亿元,同比增长15.9%;春节期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总量约615万人,同比增幅近7%,旅游市场规模的扩大拉动了经济增长,也带动了就业。与此同时,很多地方也出现了游客破坏旅游基础设施、哄抢祈福丝带、乱扔垃圾、乱停车辆、破坏花灯等不和谐的音符。“文明旅游”,我们还需努力。

(1)结合材料,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知识说明如何促进文明旅游。

材料二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养生养老基地……围绕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打造“一村一品”升级版,发展各具特色的专业村。

(2)结合材料,谈谈中央“一号文件”中的上述部署是如何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

 


题型:解答题 ※难度:一般

【题目】材料一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文件指出: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以下简称“三权”)分置并行,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

完善“三权分置”就要始终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根本地位,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根本,必须得到充分体现和保障,不能虚置。严格保护农户承包权,农户享有土地承包权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要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农村集体土地由作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农民家庭承包,不论经营权如何流转,集体土地承包权都属于农民家庭,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取代农民家庭的土地承包地位,都不能非法剥夺和限制农户的土地承包权,不得违法调整农户承包地,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赋予经营主体更有保障的土地经营权,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关键,要依法维护经营主体从事农业生产所需的各项权利,使土地资源得到更有效合理的利用,经营主体有权使用流转土地自主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并获得相应收益,支持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地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依法依规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阐述实行“三权分置”的经济学价值。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制定过程

2014年上半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开展网络安全法研究起草工作,多次听取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并分别赴地方进行调研

2015年6月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并将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2016年6月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对草案二次审议稿进行了审议,并将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2016年11月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将抓紧做好相关法律的立改废工作,重点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急需、立法条件比较成熟的立法项目尽快出台。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如何行使立法权、维护人民利益的?

(3)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如果你就这一问题在班级演讲,请拟定你演讲的两个核心要点。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6年11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旨在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增强遗产的活力与持久的存续力。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留下来的一套时间认知体系,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体现出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世界观和生命观,是人作为自然与文化共同的产物,在与自然的和谐互动中对生命节律进行深刻洞察。这说明(  )

①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④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基于直接的生产、生活经验而形成的时间知识和实践的体系,是人对于自然宇宙的观察与体认的结果,古人按照天文、物候、气象将一个太阳年进行周期划分,据此来安排自己的生产和生活。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其中蕴含的哲理有(  )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能动的反映 

③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④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要避免“邻避效应”,保障重大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地方政府部门应该

①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②严格依法行政,严惩肇事者,提高政府威信 

③拓宽公民求助或投诉途径,维护群众各项权益

④履行文化建设职能,加大科学文化知识普及宣传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意味着(   )

①领导干部可以不受约束,大胆改革创新

②既要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又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③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④既要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又要维护人民利益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英国脱欧公投后,全球汇市出现了剧烈的震荡:英镑下跌超过10%以上,欧元暴跌,美元及日元的升值,也引发了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人民币贬值—若出口商品外币价格不变,则本币价格上升—企业利润增加 

②人民币贬值—若出口商品本币价格不变,则外币价格上升—出口需求减少 

③人民币贬值—购买力下降—物价全面上升—通货紧缩—经济过热 

④人民币贬值—本币对外支付能力减弱—进口下降、企业对外投资减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