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上图表明,2013—2017年(预期)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但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社会公平有新的进展。
(2)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为提升社会消费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有密切关系,城乡收入倍差缩小,有利于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3)凯恩斯的政策主张是为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服务的,我国政府践行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的理念;凯恩斯单纯主张依靠增加投资来刺激消费,扩大需求,我国既注重增加投资又注重改善民生,而且更加注重协调改善民生与增加投资的关系,使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4)①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围绕改善民生来扩大消费、增加投资;②尊重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使扩内需更加有效、更可持续,使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③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立场上,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解析】本题为综合性问答题。试题立足能力考查,紧扣时政热点;试题考查的主体知识、阅读容量、题目类型、设问表述和难易程度都凸显考纲精神。这启示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既要做到常练基础知识、积累答题技巧,还要做到主干知识系统化,特殊考点加以巧记。同时考生也要关注社会,熟知时政热点、紧跟时代步伐。试题分设四个小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凯恩斯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等有关知识点。
(1)本题要求考生分析上图反映的经济现象,属于图表类的信息解读题。图表式论述题的解题方法要注意“两比”“三审”。“两比”指的是“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从横向与纵向两方面审读图表。通过对图表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分析综合,把握其内在联系,归纳出图表的中心观点或结论。“三审”:一审图表头,即分析图表标题,图表标题对理解图表内容有重要的提示作用;二审图表内容,即审读图表间的内在联系。常常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比较来找出内在联系。三审表注,即要审明附注或注释,不能忽视它与图表的中心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这一步骤,考生很容易解读出上图表明,2013—2017年(预期)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但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社会公平有新的进展。
(2)本题要求考生这些现象对提升社会消费水平有什么影响,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联系第(1)小问可知,上图表明我国居民收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为提升社会消费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有密切关系,城乡收入倍差缩小,有利于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3)本题要求考生回答我国政府的上述举措与凯恩斯的政策主张有何区别,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可围绕二者目的和主张的不同进行分析。在目的方面,凯恩斯的政策主张是为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服务的,我国政府践行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的理念;在主张方面,凯恩斯单纯主张依靠增加投资来刺激消费,扩大需求,我国既注重增加投资又注重改善民生,而且更加注重协调改善民生与增加投资的关系,使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4)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我国应该如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本题答题知识范围明确,即历史唯物主义。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要抓住材料关键字句“人民”,然后结合材料从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和正确价值观等方面分析说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