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提出“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鼓励干部干事创业,大胆作为”。“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哲学依据是

①改革创新中的成功与失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②改革创新的总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改革创新中的成功与失误的对立统一推动着改革创新的发展 

④改革创新中的失误是人们不可避免且无能为力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H国因其不适当的做法,严重伤害了C国的利益。C国民众出于朴素的爱国情感对H国产品自发地抵制。不考虑其它因素,若用S、D分别表示供给和需求曲线,正确反映H国商品在C国市场销售变化情况的图示是(S1、D1为事件前,S2、D2为事件后)

A.

B.

C.

D.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国非金融杠杆率较高,这与储蓄率高、以信贷为主的融资结构有关。要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杠杆率是一个衡量负债风险。近年来,我国企业债务负担不断加重,一些企业经营困难,导致债务风险上升。下列能够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措施有

①积极发展股权融资,形成合理的融资结构   

②由地方政府主导将银行的债权转为股权

③促进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推进资产证券化 

④央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加强对企业经营的管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漫画《双赢》揭示的哲学道理是

①矛盾具有斗争性,相互区别才能突显个性

②矛盾具有同一性,成就对方才能成就自己     

③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实践方式决定的

④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以对立性为前提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鉴于“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教育部对中小学地方教材提出修订,要求将“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主要是增加了东北抗战的时间段。下列关于教育部对教材提出修订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以尊重抗战历史的完整性为前提做出的价值选择   

②年份的修改不会影响抗战在中小学教学中的价值

③有助于中小学生从整体出发形成对抗战的完整认识 

④是国家根据现实需要重新解读和书写历史的体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明两年,要以改革促发展,坚决打好国有企业提质增效攻坚战。推动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为此,下列举措可行的是

①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国有股权结构多元化   

②推进国有资产监管以管资产为主向管企业为主转变

③通过兼并重组,不断扩大国有经济支配的领域 

④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难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传统戏曲的继承和创新,一直存在“回归本体”(技艺、剧目、演出样式、艺术流派)与“精神传承”(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博弈与争论。

有学者认为:中国戏曲一直都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演变和发展。宋元杂居之后昆曲的兴盛,昆曲之后地方戏的兴起,随手京剧的诞生,无不贯穿着适者生存、革故鼎新、变革发展这条主线。正因为有这样的文化精神,中国戏曲才得以不断发展。同时,每个时代都会出现一批超越前人的艺术巨匠。因此,精神的传承比技艺的传承更重要。

也有学者认为:传统是有层次的,有外在形态和内在规律。传承技艺很重要,把握其内在规律性也十分关键。但是否行得通,依然可疑。戏曲里的程式和歌舞,很多时候形式本身就是内容,技艺不传,精神安附件?过度强调反而容易失去“传承技艺”的压力和动力,最终使精神消弭于无形。

(1)你是赞成还是反对传承传统戏曲“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请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明理由。

(2)莫让“精神传承”成空话,传统戏曲的发展需要正确处理好“回归本体”与“精神传承”的关系。请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加以说明。

(3)请你就如何实现传统戏曲“回归本体”与“精神传承”的统一提出两条具体的建议。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移动支付就是用户使用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与服务进行支付结算的一种方式。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规模已经扩展到美国的约50倍。

材料一  截至2016年,中国有大约7.31亿网民,其中95%的人会通过手机上网,大约60%的人通过手机来进行支付,其中最受欢迎的两个支付平台是支付宝和微信。在调查中,有79.6%的用户是因为操作简单、方便而选择移动支付;选择无需带现金或银行卡这一原因的用户占比为47.5%;优惠促销活动多,占比为30.7%。从出租车、就餐、医疗付费、水电费、超市购物、停车费、音乐会到公共汽车售票,移动支付无所不在。线上和线下的结合甚至走进社区菜市场这种最传统的购物场所——用手机扫一扫,就能够把晚餐食材带回家。

材料二  《我国公众网络安全意识调查报告》显示:36.92%的被调查者经常扫各类二维码,从不关注安全与否;45.29%的被调查者使用公共wifi登录即时通讯工具、购物支付工具;仅有9.05%的被调查者熟悉我国网络安全法律法规。2016年3·15晚会央视曝光智能设备存在安全漏洞、支付宝苏州1999元群体盗刷事件等。面对日益严峻的互联网金融风险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保障、风险防范、相应的法律缺失及监督等问题。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原因。并说明移动支付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应怎样防范移动支付安全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