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届高三高考全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8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的全面抗战:14年抗战则是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开始的抗战。历史上使用8年抗战的提法,是考虑到对当时特殊历史环境的尊重,恢复14年抗战史的提法,更是对历史真实的尊重。改“八年抗战”为“十四年抗战”表明

①对抗战的认识应全面、完整的反映史实

②对历史史实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③历史事实在认识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得以证实

④对历史史实的正确认识具有客观实在性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②③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精神,为加强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成本监审,提高政府价格监管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透明度。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方面研究拟定了《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2016年11月30日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此,公民可以

①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为完善相关政策提出建议

②通过行使表达意愿的权利,为政府积极建言献策

③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④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行使基本民主权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剪刀手”是很多人拍照时的惯用手势,也是人们庆祝胜利的习惯手势。但是,最近日本国立信息学研究所提醒广大网友,拍照时摆V字手势,很有可能被盗取指纹信息,从而造成重大损失。这告诉我们

①人们对同一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②任何事物都存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③要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必须借助于实践

④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通过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计算机生成的模拟环境中。当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汽车的工业设计和生产当中时,设计人员可以借助虚拟现实头盔,在与真实汽车同样比例的立体空间中,全方位了解每一处设计细节。在制造业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有利于

①提升产品的人工智能化程度      

②减少人力成本和资源的耗费

③规避实验或实际操作带来的危险   

④消除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失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7年3月15日,作为中国民法典的开篇之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中国首部民法总则草案编撰不是简单的法律汇编,而是对现行分别规定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科学整理,以民法通则为基础,将其他民事法律中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规定写入草案。这一编写思路坚持了

①系统优化的方法

②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据商务部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中国企业共在36个国家建成初具规模的合作区77个,累计投资241.9亿美元。其中,56个合作区分布在20个“一带一路”国家,占在建合作区总数的72.72% ,累计投资185.5亿美元,入区企业1082家,总产值506.9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10.7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17.7万个。我国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

①有利于扩大出口创汇,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②适应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客观要求

③有利于提高我国利用外资的水平,降低国际市场风险

④有利于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构建合作共贏新局面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 年 11 月 30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决议,将中 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天文气象立法。“二十四节气”虽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黄河流域,但由于它能反映农时季节,便于人们安排农事活动,便在全国各地流传开来。它是中华民族经验和智慧的结晶,非常准确地反映了季节的变化与农事活动的关系,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 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二十四节气”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 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该遗产项目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彰显着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申报“二十四节气”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最为正确的选择。 有专家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希望有更多的文化产品申遗成功,避免某些发源于中国的文化遗产被他国“抢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申报“二十四节气”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最为正确的选择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界 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理由。

(3)针对 “二十四节气”对现代农事指导功能减弱的现状,请提出两条增强“二十四节气” 指导功能的方法论建议。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10月25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提出了今后15年我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开启了建设健康中国新征程。

材料一  《纲要》提出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统筹社会、行业和个人三个层面,形成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强大合力。《纲要》指出要推动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卫生计生、体育等行业要主动适应人民健康需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要素配置和服务供给,补齐发展短板,推动健康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要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引导形成自主自律、符合自身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有效控制影响健康的生活行为因素,形成热爱健康、追求健康、促进健康的社会氛围。

材料二  《纲要》提出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强各部门各行业的沟通协作,形成促进健康的合力。全面建立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系统评估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重大工程项目对健康的影响,健全监督机制。畅通公众参与渠道,加强社会监督。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意义,并分析说明我国应该怎样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和公民应该如何形成促进健康的合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