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久大计。②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①运用经济手段,发挥财政作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环保产业发展。②运用行政手段,加大污染惩戒力度。③运用市场准入、信用制度等,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如答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给分)④坚持“引进来”,更好地发挥国际资源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⑤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坚持分类处理。(如答“消费者坚持绿色消费,践行低碳的生活”“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也可酌情给分。脱离材料回答不给分)
【解析】本题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的宏观调控、正确的消费观等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1)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知识,设问指向我国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分析。从理论上来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久大计;然后分析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有利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本题设问指向建设生态文明的经济措施,属于措施类试题。对于措施类试题,要分主体、多角度分析,从国家角度,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从企业角度,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消费者角度,要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消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