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①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汉语言文学具有独特的民族魅力,语文能促进汉语言文学的不断传承和发展。
②文化借鉴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英语要注重实用,不能冲淡国语,我们要更加重视语文教学,将国语发扬光大。
③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语文集汉字和史书典籍之精华为主要内容,承载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语文教学传承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学艺术。
【解析】本题以关于“降低英语分值,加大语文比重”的高考改革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传统文化、文化交流传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等知识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文化生活角度,设问指向分析关于“降低英语分值,加大语文比重”改革的合理性。本题并未限定学生答题所用知识的具体范围,解答本题需要学生通过认真分析材料及设问的要求,来寻找答题的突破点。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母语,属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故学生可从传统文化的民族性特征、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等角度去分析说明;另外,题中材料“很多学者指出,人们对英语的投入时间、精力、金钱远多于汉语,导致现代国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普遍认知度不够,写不好字、提笔忘字的现象也日趋严重,数典忘祖倒真成了对现实的诠释”,启示学生可从文化借鉴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角度去分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