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答案示例: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积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决定作用并加强宏观调控,动员全社会力量,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政府要让市场充分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要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让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通过价格、竞争和供求机制的相互作用,向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行业和企业集中,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例如:通过最严《环保法》的修订,为在环保技术创新的企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确保环保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够获得更好经济效益。
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市场不是万能的,政府要综合运用经济、税收、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对企业监管,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和居民实施惩处;制定税收政策鼓励绿色环保型企业的发展和环保产品的生产。例如国家发布《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目录》、《绿色生活方式指南》,帮助消费者获取节能环保产品信息,引领生产与消费潮流。
政府要积极推动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与宏观调控的有机融合。政府应不断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引领民众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的思潮与社会实践,促进其推动社会生产的转型升级,更趋于低碳环保,实现全社会、全民参与绿色生活,实现生态文明。如法制化公布《绿色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引导公众积极践行绿色简约生活方式和低碳消费模式等。
评分量表:
本题采用分析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行为特征有: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概括材料,联系论题,形成总论点;分论点紧扣论题、总论点(结语);论述逻辑准确、连贯、完整,并概括地引用案例材料进行事实论证;准确地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评分项1:论题与总论
分值 | 等级描述 |
4分 | 能在总论点(结语)中,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概括政府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中的两个作用 |
3分 | 能在总论点(结语)中,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概括一个作用,但概括另一个作用的情况与1分的描述相同 |
2分 | 能在总论点(结语)中,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概括一个作用 |
1分 | 能在总论点(结语)中概括一个作用,但没有运用相关知识 或能在总论点(结语)中概括一个作用,但运用的相关知识不尽准确 |
0分 | 没有在总论点(结语)中概括或概括不准确 |
评分项2:分论点与论述
分值 | 等级描述 |
7~10分 | ①分论点都与论题、总论(结语)逻辑一致 ②围绕每个有效分论点展开论述,论述的逻辑线索连贯且较完整 |
4~6分 | ①分论点与论题、总论(结语)逻辑一致 ②围绕每个有效分论点展开论述,论述的逻辑线索较连贯,但缺少部分重要逻辑环节。 或①分论点与论题、总论(结语)逻辑基本一致 ②围绕每个有效分论点展开论述,论述的逻辑线索连贯且较完整 |
1~3分 | ①分论点与论题、总论(结语)逻辑基本一致 ②围绕每个有效分论点展开论述,论述缺少重要逻辑环节 |
0分 | 评分项1得0分 |
说明:①“有效分论点”指与论题(总论点或结语)一致,且展开论述的分论点。
②围绕论题展开论述的逻辑线索可以有:
市场经济角度的逻辑线索:
政府具体行为→市场配置资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生态文明
宏观调控角度的逻辑线索:
政府具体行为→纠正偏离经济发展目标的行为→促进绿色发展与生活→建设生态文明
评分项3:术语
分值 | 等级描述 |
2分 | ①评分项2得5分以上 ②较正确使用学科术语 |
1分 | ①评分项2得5分以上 ②较少使用学科术语或使用学科术语,但有较多明显错误 |
0分 | 评分项2得0~4分 ②表述有明显错误 |
评分项4:事实论证
分值 | 等级描述 |
4分 | 在一个及以上有效分论点的论述中,恰当举例,并就其两个分论点用于论证相应分论点。 |
3分 | 在一个及以上有效分论点的论述中,恰当举例,但只就其中一个用于论证相应分论点。 |
2分 | 在一个及以上有效分论点展开的论述中,恰当举例,展开论证,但没能论证相应分论点。 |
1分 | 在一个及以上有效分论点展开的论述中,恰当举例,但没有展开论证。 |
0 分 | 没有举例;或在非有效分论点中的举例论证;或举例不恰当。 |
说明:①“有效分论点”指与论点(结语)、论题内在一致,且展开论述的分论点。 ②可以引用试题材料进行事实论证。 |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相关知识阐述政府应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应认真阅读材料,要找出政府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的信息,概括其主要做法,并引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资料进行事实论证。可运用“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相关知识,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政府应积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要让市场充分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要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要积极推动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与宏观调控的有机融合等方面,并引用事例,阐述政府应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