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文综政治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7年6月下旬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持续高温天气,这使得K商品的需求量呈现阶段性提升。去年K商品的市场价格为4500元,今年上涨了10%;生产K商品的某家企业G于今年提高劳动生产率20%。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小张计划购买K商品来抵御高温天气,其一家6月的收入为:小张正常工资5200元,本月高温津贴(高温天气下劳动消耗补贴)130元;父亲(原国企工作)退休工资3500元,房租收入1800元。小张一家按劳分配所取得的收入在6月底购买K商品后还剩多少钱

A. 3750元    B. 1205元    C. 380元    D. 1075元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进一步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有专家提出,发展绿色经济需充分发挥消费税在环保方面的作用。国家通过对企业提高资源消耗类商品的消费税来引导消费者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消费税提高,对资源消耗类商品和其替代品需求量的影响曲线分别是(注:P为该商品本身的价格,Q为需求量,d1为消耗类商品在消费税提高后的曲线,d2为其替代品在消费税提高后的曲线)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7年10月16日,全国首单创新创业公司私募可转换债券于在上交所发行。可转债全称是“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上市公司发行的一种含权债券。在债券状态下,发行人需要像债券一样每年支付利息,到期偿付,但可转债利息一般较低,在1%上下的水平。可转债投资者除了拥有债权之外,还拥有转股权:即购买人可自主选择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将其购买的债券以事先约定的转股价格转换成指定公司的股票。下列对“可转债”认识正确的是

①可转换债券具有债权和股权的双重特性,债券持有者可同期享有债券收益和股票收益

②可转换债券在转换成股票之后,原债券持有人就由债务人变成了公司的股东

③若债券持有者不想转换,则可继续持有债券,到期还本付息或在流通市场出售变现

④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可以降低筹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推动我国企业转型升级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7年10月27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对中国铝箔产品反倾销调查初步裁定,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5条关于反倾销“替代国”规定已于2016年12月11日失效,所有世贸成员均应在该日期之后的对华反倾销调查和裁决中弃用“替代国”做法。但美方在此案中依然罔顾世贸规则,继续对华采用“替代国”。美方的这一做法

①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体现,有利于其自身发展

②启示我们要提高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

③违背世贸组织最重要的自由贸易原则

④表明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面临挑战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同志,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担当作为、心系群众的优秀品质。从 政治生活角度看,县委书记廖俊波受到人民爱戴,是因为他

①信念坚定,敢于作为,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②严守纪律,公正执法,传递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③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④不忘初心,为民服务,认真履行管理与服务的职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漫画表明,我国政府

①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有限政府 

②自觉接受监督,推动政务公开 

③理顺政企关系,改进公共服务 

④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7年11月8日至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应邀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中美双方就新时代中美关系发展达成了多方面重要共识,两国企业共签署合作项目34个,金额达2535亿美元。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两国元首北京会晤引来世界瞩目。这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有

①国家合作以国家间共同利益为基础

②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③将促进中国企业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④中美双方合作有利于推动当今时代两大主题的实现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7年8月27日,第十三届全运会在天津开幕。开幕式文艺演出大量使用全屏激光投影、全息视频技术,3D技术再加上演员的动态表演,把海河、天津眼、杨柳青年画等天津传统元素展现得淋漓尽致,受到广泛好评。这说明

①流行元素和高科技手段的介入体现了文化创新的实质即是文化发展

②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的重要保证,现代高科技已逐渐成为文化创新的动力

③传统文化在继承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赢得广阔的市场

④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结合,符合人们的生活及审美需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如何更好地换来“金山银山”?核心是要从原来孤立的“景点旅游”向全社会、多领域、综合性的“全域旅游”转变,以“旅游+”为手段,培育旅游新业态,满足不同群体、不同时段的旅游需求。从辩证法观点看,发展“全域旅游”

①抓住了旅游业发展的关键,能够带来质的变化

②能使人感受到旅游对生活品质提升的价值意义

③表明我国旅游业态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

④注重资源的综合优化,实现了产业链整体价值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下图漫画《学习先进经验》讽刺了一些人不懂得

                      

①学习他人经验就能更好的发展自己       ②先进经验通过实践能够转化为现实的东西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事物的表面联系与本质联系的区别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难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5~2018年全球和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及增长趋势

(注: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显示,2016年在国内工业机器人销售占比上,国内机器人企业份额19%,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预计2017年国产销售占比有望突破23%。)

材料二2017年8月,中国电子协会发布《2017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报告要求助推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进一步完善政府扶持体系,加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对机器人核心技术的投入。切实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新型人才教育培养机制,建立机器人行业亟需的多层次、多类型技能人才体系。同时,为了防止各地开花,小、散、弱的低水平重复竞争,要实施各省市差别化机器人产业发展指南,统筹规划,科学发展。

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以上措施对我国工业机器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意义。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的健康和生命的安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检查食品安全法等法律的实施情况。4月18日至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在广东检查。执法检查期间,检查组听取了广东省政府和相关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的情况汇报,深入广州、深圳等地的食品生产企业、超市和批发市场等进行现场检查。

结合材料,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的依据。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随着我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日渐加大,在“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大环境下,如何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来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精神,日益成为我国向世界展现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

学者甲:改革的时代,中国大地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无数的故事,或悲壮或励志、或神奇或曲折,或寻常或琐碎。因此,讲好“中国故事”:一方面,提炼精髓选好故事内容,深入生活获取生动素材,沙里淘金、去粗取精,精选出能够凝聚社会共识好故事;另一方面,以生动形象的形式讲好故事,把握受众需求差异,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讲究生动活泼,注重细节,达到打动人、感动人的效果。

学者乙: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再到“朗读者”、“见字如面”,一个个有传统底蕴又有时代创意的综艺节目,如同一股文化清流,触动海内外观众对“诗和远方”的美好遐想。因此,讲好“中国故事”:一方面,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中国表达、中国修辞、中国语意;另一方面,要积极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寻找中外利益交汇点、话语共同点、情感共鸣点,让中国声音赢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和认同。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影响的相关知识,阐明讲好“中国故事”的理由。

(2)分析概括甲、乙两位学者认识中所共同蕴含的对立统一思想。

(3)请你就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另行补充两条见解及其理论依据。

 

【答案】(1)①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讲好中国故事有利于提高国际话语权,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讲好中国故事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文化软实力,也有利于展示中国精神、展现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③文化活动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讲好中国故事有利于赢得海外受众对中国的理解与认同,促进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

(2)①学者甲认为,既要精神好故事内容,又要以生动形式讲好故事,坚持了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学者乙认为,既要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又要积极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坚持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两者都共同体现了事物都有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或矛盾双方具有斗争性与同一性或坚持两点论、一分为二的观点)。②学者甲认为,既要从丰富的改革实践素材中提炼出凝聚社会共识的好故事,又要根据受众需求差异生动形象地讲好故事;学者乙认为,既要体现民族文化个性特色,又要把握中外利益、话语、情感的共性。两者都蕴含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3)答案示例:①创新传播手段,发挥现代大众传媒的功能(依据:大众传媒或科技对文化传承发展的作用);②发挥公众的主体作用与广泛参与作用(依据:人民当家作主或群众是社会历史主体、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更多蕴含中国故事的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依据: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解析】本题以讲好“中国故事”来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精神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与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本题紧紧围绕教材重点内容,结合社会热点命题,有利于绝大多数考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成就感,同时也有一定的区分度。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上述材料,并运用文化影响的相关知识,阐明讲好“中国故事”的理由。本题答题的知识范围明确,即文化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的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理由。本题考生可以从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的角度说明讲好中国故事对于我国国家安全与利益的关系;从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的角度说明讲好中国故事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意义;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的角度说明讲好中国故事对于赢得海外人民的认同的作用即可。

(2)本题要求考生分析概括出甲、乙两位学者认识中所共同蕴含的对立统一思想。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对两位学者的观点进行提炼分析,找出他们思想的对立统一之处,然后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说明即可。本题中考生主要可以从矛盾双方对立统一以及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两个角度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3)本题要求考生就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另行补充两条见解及其理论依据。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创新传播手段,发挥现代大众传媒的功能(依据:大众传媒或科技对文化传承发展的作用)或者发挥公众的主体作用与广泛参与作用(依据:人民当家作主或群众是社会历史主体、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等。

[/jzsjiale_fol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