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①“二十四节气”是中华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申遗不仅对研究中华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②“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申遗对于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③文化影响人,优秀文化塑造人,“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实践活动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推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积极作用;
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相匹配,挖掘“二十四节气”丰富文化资源,对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二十四节气”是基于中国农业社会的客观实际探索而形成的。
②意识具有能动性,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发展。“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对推动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指导意义。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二十四节气”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为全国所采用,其完备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造福人民。
【解析】(1)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知识,要求考生分析说明我国“二十四节气”申报为文化遗产的意义,属于意义类题型,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据此考生可直接联想到文化遗产的意义。 “二十四节气”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申报文化遗产是发展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有利于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增强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二十四节气” 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说明优秀文化影响人,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说明我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利于挖掘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本题考查哲学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运用辩证唯物论有关知识,在综合分析材料基础上,分析“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的原因,属于原因类题目。首先审设问,审问指向从哲学角度理解“二十四节气”的重要性,可以从意义和作用角度作答;第二步,带着问题研读材料,材料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三个层次至少回答三点答案。第三步,根据材料联系所学哲学知识。“二十四节气”根据黄河流域的气候和自然条件,为指导农业生产观察得出的,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二十四节气”指导生产活动,推动了传统历法和相关实践活动发展,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体现了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人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第四步,组织答案,注意作答顺序可以按材料出现顺序,也可以按照所学知识顺序来写出来。
名称 | 原理 | 方法论 | 反对错误倾向 |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 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 反对各种形式的主观主义 |
意识能动作用原理 | 意识能够指导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能够指导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 | 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 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 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也是根本不存在的。 | 既要承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又要用运动、变化的眼光看问题 | 既要反对离开图纸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 运动是无条件、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 既要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既要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又要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要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 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 |
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 1.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2.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 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 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