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①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②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意识,指引中国人民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是激励中国人民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2)①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有利于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凝聚民族复兴的坚定意志和磅礴力量);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符合主题,观点正确即可。
【解析】
本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电视节目“飞入寻常百姓家”,引发社会畅议、共鸣、点赞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政治生活与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本题第一问要求考生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分析“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根据题目答题的要求,主要从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的角度,分析说明信仰、信念、信心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意识,能够指引中国人民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是激励中国人民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即可。
本题第二问要求考生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 解答本题需要考生首先要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信息和主旨信息;其次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指示的指向范围或者主体指向,第三,结合材料的表述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总结即可。根据材料的解读,主要可以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以及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本题第三问要求考生以“青年学生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为题写一篇小论文,请写出两个核心要点。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要观点符合主题,正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