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①武汉市遵循自然和社会规律,依托武汉自然风貌,建成东湖绿道将城市与生态保护区域有机结合。②武汉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认识和把握规律,遵循生态优先和采用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运用多种生态措施改良生态系统,造福人类。③坚持一切以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注重对生态多样性的保护,协调好城市发展与自然保护。
(2)①“旷野书楚”让市民主动接受健康有益文化熏陶,丰富精神世界。②创新物质载体,为市民文化生活带来全新感受,享受到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③吸引更多大师级文艺活动,激发公民参与高品质文化生活的热情。④工业城市注入了自然的诗情画意和人文情怀,涵养市民的人文素养。
(3)①爱护绿道草本。②绿道是我家,人人守护她。③守护绿道,共享幸福生活。
【解析】
本题以武汉市建成东湖绿道的有益经验为背景,组织三个设问,检测学生对文化和哲学相关知识的掌握,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核心素养。设问对知识限定较为明确,第一问难度不大,第二问难度较大,第三问较为简单。
(1)第一问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谈谈武汉市建成东湖绿道的有益经验。设问限定的关键词是“客观规律”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据此范围可知,规律的客观性、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物质决定意识等都在考虑范围之内。然后结合材料,根据武汉的做法对接原理方法论即可。据材料可知,依托武汉自然风貌,建成东湖绿道将城市与生态保护区域有机结合,做到了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武汉市采用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运用多种生态措施改良生态系统,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做到了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整则材料都做到了从武汉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设问二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文化绿道为武汉市民带来了怎样的文化生活。设问没有明确限定需要调用的知识,首先分析设问关键词:文化绿道、市民的文化生活。据材料可知,“文化绿道”“博物馆”“美术馆”“文化活动”等为市民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有利于市民利用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同时“文化绿道”“博物馆”“美术馆”“文化活动”等也是文化活动的物质载体,通过这些物质载体,让市民感受文化熏陶,享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吸引了更多大师级文艺活动”,有利于市民参与文化活动,营造良好风尚;“‘旷野书楚’为武汉这座工业城市注入了自然的诗情品意和人文情怀”,说明有利于提升市民的文化修养和人文情怀等。
(3)设问三属于开放性问题,这类题目的答案融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生成性、自主性、价值型为一体,突出考查学生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所提的三个要点要符合倡议书的特点,要符合保护东湖绿道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