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思政课教师:①应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青少年心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青少年的精神追求,外化为青少年的自觉行动。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理想。
(2)青少年:①应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②必须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②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情况。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落实思政课的教学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各级党委要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思政课建设。
(3)诚信是一种美德。是立人之本,立业之基。友善是一种品质,互相尊重、与人友好。
【解析】
本题属于学科综合类试题,本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思政课为背景,以习近平总书记两段讲话精神为材料,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设计问题,考查考生对相关问题的了解以及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考查考生研读材料、情境探究、多维思考、科学阐释、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问,属于文化生活模块试题,知识限定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设问指向是如何使青少年担负起时代复兴大任,能力层级要求是“说明”,需要考生结合材料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向分析作答。教师:材料“当下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急剧变草与转型时期,各种社会思潮起伏跌宕,尤其是一些错误社会思潮往往以似是而非、貌似科学的理论迷惑人们,甚至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招摇撞骗。”联系主流意识形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角度;“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联系理想信念教育,增强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等角度分析。“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联系爱国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知识角度予以分析。学生:主要从思想和行动上分析,思想上,应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分辨能力,在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选择;行动上,脚踏实地,力所能及,从小事做起,等等。
第(2)问,属于哲学模块试题,知识限定为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试题指向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哲学依据,能力层级要求是“说明”。考生要认真研读材料,找出关键信息,对应哲学知识。“推动思想政治理论改革创新”联想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意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联系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第(3)问,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考生发两则“争做时代新青年”的倡议,考查考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作答。注意学科性、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