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①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唤醒了国人的国家责任意识,点燃了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想,激励着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②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不竭精神动力。五四精神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能激励广大民众爱国图强;五四精神凝聚着不屈的中华民族精神,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能团结中华各族人民共同致力于民族复兴伟业;五四精神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2)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只有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共处,才能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②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中西文化“兼容并包”,有利于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有利于学习和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推动本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创新发展。
(3)①勤于学习、敏于求知,为未来担负起更多重任奠定知识基础。②将个人命运融人国家命运,为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而奋发有为。③以天下为己任,担负历史和时代的使命。④做到知行合一,投身实践,勇于创新。
【解析】
本题以五四精神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材料,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模块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矛盾观等知识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提取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意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政治认同。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五四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加以说明。本题考查范围主要是《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切入点大,设问指向是说明类主观题,考生要调动和运用课本相关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说明。“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点燃了民族复兴的希望之灯”说明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五四运动所孕育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深刻影响和推动着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说明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不竭精神动力;五四精神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中西文化“兼容并包”的合理性。本题考查范围主要是《生活与哲学》模块对立统一的知识,属于中观考查,设问指向是原因类主观题,考生要调动和运用课本相关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说明。依据课本知识可知,中西文化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吸收外来文化是文化消化之预备,选择外来文化,最要紧的是择善,择善的标准并无中外之别。融合中西文化的目的,既不是‘欧化’,也非保存‘国粹’;中西文化接触是为了达到相互理解,消除冲突”,这说明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3)本题要求就中学生如何发扬五四精神列出三条发言要点,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时,要明确主题是“发扬五四精神,展现青春风采”,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作答即可。比如:勤于学习、敏于求知,为未来担负起更多重任奠定知识基础;将个人命运融人国家命运,为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而奋发有为;以天下为己任,担负历史和时代的使命;做到知行合一,投身实践,勇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