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5月模拟政治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表述与其对应图标信息相符的是

①P表示商品价格,Q表示商品需求量,依据图示可推断甲商品是汽车,乙商品是汽油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该商品需求量会由A点向B点移动

③F点是政府调控经济的最佳税率选择

④反映的是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9年12月10日-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实施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对这一政策发挥预期作用的传导路径分析正确的是(    )

①企业融资成本降低,活力增强    ②实体企业的负担减轻,投入增加

③劳动者收入增加,购买力增强    ④企业扩大生产,就业规模扩大

⑤消费需求扩大,促进经济发展

A.②-④-③-⑤ B.①-②-④-⑤ C.②-①-④-⑤ D.①-③-⑤-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9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20年我国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好重点领域保障,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这意味着()。

①政府改变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精准调控经济发展

②国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持经济和社会发展

③我国财政追求收支平衡原则。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④财政对改善民生、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具有重要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指出,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建立健全土地承包权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机制,完善落实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政策体系。这对我国农村经济社会产生影响的传导路径是

①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维护农民土地权益

②再次延长期限三十年→消除我国农村社会矛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③土地承包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④实施土地“三权”分置→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提升农业规模效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    2019年的冬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从武汉蔓延至全国。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128名工人党员组成党员突击队,带领上千名建筑工人上演争分夺秒的“生死时速”。短短十天内,一座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医院拔地而起,这是中国速度的奇迹。中国速度的奇迹

①是党和国家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见证

②说明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最广泛的民主

③体现了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和先锋模范作用

④反映国家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决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国内外发布疫情信息,采取强有力的防控措施让疫情没有在国际社会上形成大规模蔓延。中国愿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维护好地区和全球的公共卫生安全。这表明

①中国在维护世界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积极主动担当

②国际组织是成员间应对共同问题和挑战的有效平台

③非传统安全因素已上升为影响世界安全的主要因素

④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是国家间合作的共同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中国古代典籍《易经·贲卦》有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但“观乎人文”,并不能直接“化成天下”,中间需要“制礼作乐”为中介,而“制礼”则意味着制度化。“化成天下”需要“制礼”,这是因为

①文化能够直接转化为治理社会的力量

②制度化的文化更容易促进人们的文化自觉

③先进文化进入制度构建才能形成长久治理效能

④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黄大年把自己变成“科研疯子”,只愿“中国由大国变成强国”;李保国把自己变成农民,只想果农早日脱贫致富;南仁东仰望星空,脚踏实地,20年做一件事,只为打造世界最大单口径巨型射电望远镜;钟扬一生追寻高原种子,只求守护祖国植物基因宝库。从材料可以看出

①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博大精深的特质②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

③爱国主义鞭策着中华儿女自强不息④爱国主义贯穿中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题目】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塞罕坝人以“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的乐观主义情怀,坚持依靠科学精神解决高寒地区造林育林的技术难题,创造了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的人间奇迹。塞罕坝人的精神与取得的成绩表明(    )

①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条件

②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靠保证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④意识活动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如图所示漫画“一争两丑,一合两赢”说明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方向转化

②抓住机遇,就能促成事物质变,赢得主动发展

③要敢于实践,建立新事物的联系,推动事物发展

④矛盾是就是对立统一,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从唯物史观看,加强劳动教育是因为(    )

①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规律

②劳动者是一切物质精神财富创造的源泉

③劳动是衡量人全面发展程度的根本尺度

④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总结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的历史。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黄河治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他在讲话中引用了不少俗语和典故。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黄河宁,天下平——要抓住主流,重在治理

②有多少汤泡多少馍——要具体分析,“因水制宜”

③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一一要遵循规律,崇拜自然

④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要统筹规划,干在当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题型: ※难度:一般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70年来,中国自行车行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据统计,中国自行车年产量,从新中国成立时的不到2万辆,提高到8000多万辆;电动自行车不仅是中国首创,更从无到有,发展到目前的年均产量超3000万辆,年产值超过千亿元,创下又一个“世界第一”。2019 年前三季度,在轻工业成绩单中,自行车行业特别是电动自行车格外亮眼,电动自行车产量增长20. 15%,利润增长16. 92%。

中国自行车、电助力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已累计出口超过10亿辆,进入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当地人们便捷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中国自行车企业海外投资、设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中国自行车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意义。


题型: ※难度:一般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一种重要学习形式。党中央带头弘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大力推进政治局学习的制度化,为全党全社会做出表率。

2002年12月26日,中央政治局举行首次集体学习。此后,中央政治局坚持开展集体学习并逐渐形成制度。2019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此前学习过的主题有: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新中国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等。

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内容不仅十分丰富,而且非常注重时效,注重将学习与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相结合。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一般而言,先由相关领域专家做讲解,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然后与会同志进行讨论。最后,由总书记进行总结并对相关工作提出明确要求。通过学习,政治局成员拓宽了视野,提高了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本领。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坚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必要性。


题型: ※难度:一般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一生可以去的地方很多,可以回的地方却很少。回家过年,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情怀。“相隔千里终团圆,共坐檀桌前。举筷入口皆思念,同衬此时意。”每年的除夕夜,“家”都是人们的目的地。归心似箭的异乡人、期盼子女回家的父母、等待丈夫归来的妻……亲人相聚的渴望是对中国年最好的诠释。数据显示,我国的反向春运客流,正以每年9%左右的速度增长,但春运总客流量接近零增长。所谓“反向春运”是和“传统春运”相对应的概念,“传统春运”是指年轻人回到老家和父母过年,而“反向春运”则指父母前往子女工作的城市过年。“反向春运”的流向,表明中国人的乡土情结、迁徙方式正在发生深刻转变。北上广深外来人口对所在城市的获得感、认同度显著增强,过年不再等同于回老家,把父母接到大城市的“家”也是一种过年方式。另外,伴随着强省会的崛起和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工作机会明显增多,“孔雀东南飞”不再是唯一选择,省内流动增加,跨省流动减少。

(1)有人认为“家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有人认为“父母在,家就在”,有人觉得“家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家”的理解。

(2)结合材料,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春节期间我国人口迁徙方式变化的根源。

(3)有人说,现在“传统文化意义上的春节已经逐渐远去”。请你为找回“传统文化意义上的春节”提两点合理化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