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2)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通过国家再分配调节,加大对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等民生领域的支出,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3)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生领域支出增加与个税的修改对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巨大帮助,从而使人民群众有更多幸福感。政府组织加强社会建设。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人民增强获得感。
【解析】
本题以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财政收入持续增长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财政、政府职能的知识。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1)本题要求联系《经济生活》,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增长的关系。属于简答试题,考生根据书本知识即可组织答案。
(2)本题要求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分析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意义。属于意义类主观试题,知识限定为财政。
材料“教育支出18117亿元,同比增长10.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645亿元,同比增长6.7%;卫生健康支出10095亿元,同比增长8.3%”说明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3)本题要求运用《政治生活》中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分析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原因。属于原因类主观试题,知识限定为政府职能。
材料“教育支出18117亿元,同比增长10.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645亿元,同比增长6.7%;卫生健康支出10095亿元,同比增长8.3%。”说明政府积极履行加强社会建设职能;
材料“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财政收入持续增长。财政部坚持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相协调” 说明政府积极履行经济建设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