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原因:人们欠缺环境保护和绿色消费的观念,缺乏节约资源和垃圾分类意识。
经济价值:推行垃圾分类,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崇尚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带动垃圾分类与处理的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有利于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以减轻处理垃圾的人力、物力投入,节约社会资源。
(2)①基层政府应切实履行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或:推动垃圾分类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引导群众自觉进行垃圾分类);
②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应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做好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投放的组织、动员、宣传、指导工作;
③各级人大应积极行使地方立法权,制定相关法规,为垃圾分类提供法制保障;
④公民应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原则(或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⑤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或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解析】
本题以我国大力推行垃圾分类为背景材料,分别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角度设题,主要考查了正确消费观、新发展理念和基层治理的相关知识。
(1)本题要求运用经济知识简述我国产生大量生活垃圾的主观原因,并阐述推行垃圾分类的经济价值,属于原因意义类的试题。 本题有两个小问,第一个是简述我国产生大量生活垃圾的主观原因,考生在解答过程中注意的是“主观”原因,通过阅读材料,并通过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人们意识欠缺这个方面来进行回答;另外一个小问是阐述推行垃圾分类的经济价值,考生根据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有效信息,可以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贯彻新发展理念、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方面来进行回答。
(2)本题要求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从基层治理的角度谈谈如何推进垃圾分类,属于措施类的试题,考生在解答本题时,首先需要注意本题要求回答的知识范围是从基层治理的角度,命题指向为谈谈如何推进垃圾分类。考生首先阅读材料,并且要明确政治生活中的措施类试题一般需要注意找出相关主体,故考生可以从基层政府、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基层人大、基层党组织和公民等方面来进行回答。回答时要注意答案的条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