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属性。
②乡规民约和现代法治在约束机制、人情和法治的关系认知等方面存在差异,甚至发生冲突。
③现代法治和乡规民约相互依赖、相互贯通。乡规民约能够弥补现代法治的不足,二者在公平观等价值取向上有一致之处。
④不能把乡规民约与现代法治对立起来,而是要有机结合,共同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2)①立足社会实践,根据当代乡村社会变迁的特点,立足村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对乡规民约进行修订。
②批判继承,继承和弘扬乡规民约中的传统美德,剔除陈规陋习。
③尊重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主体地位,让群众广泛参与和拍板定案,使乡规民约得到群众普遍认可。
④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律法规对接,为乡规民约注人时代精神。
(3)答案示例:①尊老爱幼入头脑,赡养父母尽孝道。
②进城务工勤致富,挣钱勿忘把家还。
③出人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有无相济。
④家中老人孩子若有病者,直系亲属须每月至少回家一次。
⑤不关爱孩子和老人的,用村广播进行通报(或视情况暂缓享受村里的相关优惠政策)。
【解析】
本题以传统乡规民约的当代形式——村规民约该如何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已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创新、矛盾的基本属性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1)有人认为:“在现代法治背景下,乡村治理不宜再提倡乡规民约的作用。”结合材料并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本题属于辨析型题目,解答此类试题,应肯定题中观点的合理性,并说明依据;同时指出题中观点的不足,并说明理由,最后得出结论。解答时首先明确矛盾基本属性既包括同一性也包括斗争性,乡规民约和现代法治在约束机制、人情和法治的关系认知等方面存在差异,甚至发生冲突。但是现代法治和乡规民约相互依赖、相互贯通。乡规民约能够弥补现代法治的不足,二者在公平观等价值取向上有一致之处。最后得出结论,不能把乡规民约与现代法治对立起来,而是要有机结合,共同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2)本题设问指向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应如何实现传统乡规民约的当代转化。问题逻辑服从事实逻辑,在理清文化创新知识的基础上从材料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点即可。关键词分别是立足实践(社会变迁、乡土性)、批判继承(精华糟粕)、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性)、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法规)。
(3)某村外出务工的村民较多,留守的以孩子和老人居多。针对这一情况,为该村拟定两条恰当的村规民约。本题意在培养考生活学活用的能力。考生作答时要注意三点:第一,紧扣情境作答,诸如爱护环境之类和情境无直接联系的答案不给分。第二,合情合理合法,材料已经表明乡规民约重在道德教化,而不是法律条款的翻版。拟定的村规民约包括规劝奖励和约束处罚两类,要注意罚款额度应适度。第三,对象明确,外出务工和留守的村民可以怎样,不可以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