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 调研问题应合理、明确,与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具有相关性;意图可围绕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性质、职能,或是基层群众自治中的公民参与等加以说明。
(2) 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小巷总理”的组织下,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是人民当家作主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小巷总理”在中国城市的基层实践着协商民主,保证了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的持续参与,有利于扩大社会共识、减少社会矛盾。“小巷总理”所代表的基层治理模式,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
(3)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处理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党的领导下,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解析】
本题以我国的制度优势为背景,主要考查《政治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1)本题要求考生为开展“走进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调研活动设计一个问题并说明意图。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注意所设计的调研问题要跟活动内容有关,即要围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相关知识,调研问题需要真实具体。其次,要注意说明设计问题的理由。设问开放性较强,言之有理即可。
如可这样回答:问题:村委会或居委会成员是如何产生的?理由:村民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了解村委会或居委会成员的产生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2)本题设问指向为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的“小巷总理”为什么管用。设问属于说明类主观题,知识范围为《政治生活》知识。
由题意知,居委会主任因为工作在街头巷尾,负责的事务包罗万象,被亲切地称为“小巷总理”。“小巷总理”代表的其实就是一种基层治理模式,是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因此可从居委会的地位、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的意义、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角度来回答。
由题意知,“这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居委会;民生议事会定期召开,议题提前公布,让居民出点子、拿主意,一起研究讨论社区问题,社区有了微信群,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这是现在的居委会”“这些做法在不同时期最大限度地凝聚着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可见在“小巷总理”的组织下,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是人民当家作主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小巷总理”在中国城市的基层实践着协商民主,保证了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的持续参与,有利于扩大社会共识、减少社会矛盾。
(3)本题设问指向为运用唯物史观知识,说明如何更好地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作答时,首先要审设问,明确设问角度,本题要求回答如何做;明确知识限定的范围为唯物史观。
其次审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同时,调动课本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具体知识点。依据材料信息,本题可从社会基本矛盾、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等角度作答,注意要侧重方法论的回答。
最后组织答案,将上述理论与材料信息有机结合,注意层次化、要点化、序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