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行使立法权,在法律的制定上,要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保障和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中国共产党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领导立法,坚持依法执政,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其职能,通过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
③人民政协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对立法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④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和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参与立法决策,推进立法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2)反映问题: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地区居民工资差距、行业工资差距都偏大的问题,反映了目前我国收入分配还不够公平。
政策建议:①健全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公平提供制度保证。
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移动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大税收调节力度,调节过高收入,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3)答案示例:公平是收入分配的生命线;改革成就公平,公平托起梦想。
【解析】本题为综合性问答题。试题立足能力考查,紧扣时政热点;试题考查的主体知识、阅读容量、题目类型、设问表述和难易程度都凸显考纲精神。这启示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既要做到常练基础知识、积累答题技巧,还要做到主干知识系统化,特殊考点加以巧记。同时考生也要关注社会,熟知时政热点、紧跟时代步伐。试题分设三个小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政协、民主决策、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等有关知识点。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立法机关、人民政协和公民应如何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解读设问,本题虽然知识限定不明确,但行为主体明晰,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公民,围绕立法工作,中国共产党应该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依法执政,人大应该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行使其权力,政协应履行职能,公民则应该通过多重渠道和方式参与立法工作,然后联系立法工作,组织语言。另外,注意多个行为主体进行分析的题目,不宜在一个行为主体是罗列过多知识点,针对设问指向,筛选针对本题的知识点。
(2)本题要求考生概括材料二反映的问题,并运用收入分配的有关知识,谈谈政府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解答时,首先对材料一进行高度概括: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地区居民工资差距、行业工资收入差距都偏大的问题,反映了我国目前收入分配不够公平;然后依据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回扣教材基础知识,说明收入分配公平的具体措施。
(3)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就收入分配改革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解答时,只要所拟的公益广告词,紧紧围绕主题,即可得分。如公平是收入分配的生命线;改革成就公平,公平托起梦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