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养老观念在进步(4分)。
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向导,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老年人认为求知、求乐、奉献社会,能更好地展示老年人的情操,有利于对人生价值的实现(4分)。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老年人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在自我表现、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中享受着文化养老的快乐(4分)。
(2)①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尤其在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上创新,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或大众喜闻乐见的先进文化)(3分)。
②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大投人力度,继续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鼓励引导文化产业发展(4分)。
③发挥人民群众作为文化创造主体的作用,立足于农村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满足农村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3分)。
④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风尚(4分)。(以上均为合理答案,但满分不超过10分)
(3)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能产生能动的影响。为“文化养老”建言献策,做“文化养老”活动的志愿者,为老年人参与文化活动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与帮助等,只有人人都行动起来,“文化养老”活动才能真正深入开展,惠及民生。(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文化养老”兴起的依据,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可以从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养老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体现了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主体地位、老年人情操体现了价值观对人生的导向作用等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先进文化的相关知识,谈一谈我国应如何帮助农村居民实现“文化养老”,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可以从文化创新的角度分析说明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多种类型的文化;其次可以从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然后可以从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最后考生可以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3)本题要求考生运用个人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对“文化养老人人有责”点赞,并参与评论,形式比较新颖,题目比较开放。考生只要仅仅围绕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