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经济信息:2015年11月以来我国PMI指数变化总体平稳、不同月份略有升降;2016年11月PMI指数略有增长,表明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缓慢;PMI指数构成存在结构性矛盾,大中型企业发展情况好于小微企业。
措施: 大、中型企业 PMI高于临界点,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反映通过一年多来供给侧改革,实体经济发展整体形势向好,我国应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小型企业 PMI低于临界点,说明小型企业发展仍然面临困难,应通过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举措,帮助小微企业降低成本,加大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力度;从业人员指数低于临界点,反映劳动力供给不足,要通过提高劳动报酬、完善社会保障等举措促进企业劳动力的供给;原材料库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低于临界点,反映实体经济发展仍不活跃,要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完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若学生从创新驱动、减税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以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经济结构调整、国家的宏观调控、资源配置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材料反映的经济信息考生可从2015年11月以来我国PMI指数变化总体平稳、不同月份略有升降;2016年11月PMI指数略有增长,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缓慢;PMI指数构成存在结构性矛盾,大中型企业发展情况好于小微企业等方面进行说明。我国应如何推进供给侧改革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考生可从我国应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我国应通过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举措,加大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力度;我国要通过提高劳动报酬、完善社会保障等举措促进企业劳动力的供给;我国要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完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等方面进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