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湖北省枣阳市高级中学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文科综合政治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题目】2016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与去年相比,财政赤字的明显变化就是支持的力度更大,直接表现是提高赤字率。提高赤字率,为财政政策新的着力点——供给侧改革提供支持。。通过减税增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我国将提高财政赤字率说明

A. 一定的财政赤字有利于支持国家深化改革,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

B. 提高财政赤字意味着国家靠借债维持,不利于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C. 我国供给侧改革成功的关键是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

D. 国家通过积极的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难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诗词大会”这个词被很多代表委员在不同场合不断提及,一时“走红”两会,这透露出一个信号:呼唤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民之所需。

材料一  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涵养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源泉,这是文化供给侧发展的重要指针。在2017年2月7日播出的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从“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的纯真质朴,到“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上下求索;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雄心壮志,到“心远地自偏”的隐逸之风;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再到“雄关漫道真如铁”的革命情怀,时间跨越数千年,涵盖了中国诗歌史。本次《中国诗词大会》实现了“有意义”与“有意思”的融合,是文化供给端少有的“老少皆宜”的节目。这一热点与当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唤紧密相连,也是国人文化自信的体现。

(1)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之基,请依据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论证:(对语文课本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 

材料二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播出过程中还大力创新,以“技术手段+艺术表达”的表现形式,力求做到宏大主题微观表达,抽象主题具体展示。一方面运用舞美、动画、音乐等视听技术手段,对演播室进行360度意境营造,让诗词在演播室中“活”起来;另一方面精心设计嘉宾解读环节,让“冷”知识在“热”背景中复活,既有趣味性,又适当还原诗词的独特意象,引导观众感悟中华诗词的美好精髓。节目全程运用移动端推动节目多屏传播,吸引观众与场上选手通过移动端同步答题,力争打造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表现形式上是怎样取得成功的。 

(3)目前,《中国诗词大会》已带动了我国中小学校园学习古诗词的热潮,请你针对信息化时代学校应如何加强中国古诗词的推广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及对应的具体措施。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自中共是十八大召开以来,随着全国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法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推进法治建设,其中首要的一环就是树立“尊法”意识。树立“尊法”意识

①是由当前依法治国的社会现实所决定的

②表明社会意识可以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

③表明社会意识会引发社会存在的变革

④表明上层建筑的调整可以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提出新一年经济政策总基调是“稳中求进”。会议强调,稳中求进政策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从哲学上看,实行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应坚持

①在辩证的否定中既有“扬”之自信又有“弃”之自觉

②从宏观指导之“硬”到微观实践之“活”的认识顺序

③政策的连续性之“静”调整之“动”相结合

④在量变之“稳”与质变之“进”的圆圈中循环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6年8月22日,国务院印发《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提出合理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免征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一系列具体措施。政府实施上述举措旨在

①规范企业经营者从业行为
②为企业松绑以释放市场活力

③减负增效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④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规避市场弊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自2016年1月1日起,全国31个城市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对试点地区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在当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税前扣除(扣除限额为200元/月)。国家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 维护投资者权益,保障投资者收益

B. 减轻个人税负,增加投资者信心

C. 缓解财政压力,补齐财政资金缺口

D. 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满足居民保障需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