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8月12日:150.12美元,9月12日:153.15美元,美元价格上涨3.03美元。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商品价格上升,市场竞争力下降,不利于商品出口。
(2)①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降低外贸企业的经营风险,保持健康稳定发展;②保持人民币在一个均衡合理的水平上的双向波动,有利于促进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为外贸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解析】本题以人民币外汇牌价的变化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外汇和汇率的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1)假设我国某出口贸易企业的某一产品当前销售单价为1000元人民币。请根据材料一,计算出9月12日相比于8月12日的美元价格变化情况,并据此说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贸易企业经营产生的影响。8月12日:1000/6.6612=150.12美元,9月12日:1000/6.5294=153.15美元,美元价格上涨3.03美元。人民币升值利进口,不利于出口,导致出口商品价格上升,市场竞争力下降,不利于商品出口。
(2)本题考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对外贸企业的积极影响,属于意义类试题。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等句型。解答时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运用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分析,主要从国内价格稳定、国家金融稳定、国际环境角度分析。
解答意义类主观题有以下对策:
对策一:根据主体分析意义.即分析设问中的事件或措施对“谁”有意义,从不同主体进行分析.比如,分析经济意义时,常见主体有消费者、经营者、企业、国家、劳动者等。
对策二:寻找角度分析意义.即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意义.比如,分析科技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我们可以从科技本身的角度、农民的角度、农业的角度、农村的角度等来分析。
对策三:回归教材分析意义.即把试题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寻找答题思路,对题中的材料和设问作出分析,把材料观点与课本知识一一对照,选取相关知识作答。
对策四:结合材料分析意义.即要注意结合材料,根据教材中的观点谈解决问题的必要性、重要性。
对策五:要遵循由微观到宏观、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的原则.体现由小到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