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政治期末考试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7年9月1日,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服宣布在杭州KFC首推“刷脸支付”服务,“刷脸支付开通后,即便忘带钱包、手机没电,也能进行支付。在自助点餐机上选好餐,进入支付页面,选择“支付宝刷脸付”,然后进行人脸识别,大约需要1-2秒,再输入与支付宝账号绑定的手机号,确认后即可支付。无需输入密码,也不再需要掏出手机打开任何App,整个支付过程不到10秒。“刷脸支付”的落地,意味着继现金、银行卡、手机支付之后,又多了一种新的支付方式,这种支付方式( )①改变了货币本质,实现直接交易 ②没有改变货币的基本职能
③创新了服务模式,方便购物消费 ④能减少现金使用,防止通货膨胀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2017年10月,在热点地区严厉的政策调整下,热点城市房价涨速整体回落。不考虑其他因素,房价理性回落的积极效应是( )
A.房价理性回落——楼市供求关系回归真实——居民购房需求减少
B.房价理性回落——消除市场调节弊端——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C.房价理性回落——引导资金“脱虚向实”——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D.房价理性回落——遏制市场投资行为——民间资金流出房地产市场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公地悲剧”理论认为,公地作为一种公共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从而造成资源过度使用甚至导致枯竭。这一理论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启示是( )①要完善产权制度,保障市场主体的财产所有权
②要完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③要完善法律法规,强力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
④要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和健全失信惩戒机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自2017年7月起,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平台已全面投人使用,使住房公积金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账随人走,钱随账走”。同时,我国还实现了身份证全国范围内可异地办理,全国1870家医院可跨省就医直接结算,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经费“钱随人走”。一系列事例进一步证明( )
A.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B.公民的民主权利有切实的制度保障
C.政府实现了从管理到服务的职能转变
D.城乡“二元制”的制度障碍已被打破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国家的每一分努力和进步,都能激发起人们内心深处深沉的民族自豪感。小华了解到我国在多个领域的成就,认为应该为以下内容点赞,其中点赞的内容和分析不一致的是( )

内容

分析

①为中国蓝盔点赞﹣﹣中国派出19批维和部队,勘察修复道路7500公里,架设维修桥梁69座,运送各类物资93万吨,接收诊治患者5万余例

中国践行联合国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联合国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工作

②为中国责任点赞﹣﹣多米尼克遭遇五级强飓风“玛丽亚”袭击,我国政府包机飞越19国,赶赴受飓风严重影响的加勒比海地区,接回被困的400多名中方人员。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动承担国际责任

③为中国航天点赞﹣﹣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我国的科技实力不断增长,国际竞争力提高

④为中国事业点赞﹣﹣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向着全面小康阔步迈进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深化改革、贯彻共享发展理念,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


A.①
B.②
C.③
D.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6年10月9日晚,央视一套《中国民歌大会》迎来收官之夜。作为国庆期间陪伴了观众8个夜晚的一档综艺节目,《中国民歌大会》在圆满完成节目使命的同时,收获观众好评无数。民歌作为文化的一种承载形式,是民族精神的积淀,也是民族性格的诠释。中国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因为地域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歌文化。一个个富有民族韵味的节目明快奔放、异彩纷呈。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由于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s),也称慕课,从教学大块上分成视频单元和非视频单元,视频单元多是3至8分钟的教学视频片段。这些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催生的教学创新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师生认可和接受。这说明( )①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②大众传媒是以互联网的推广为标志的
③新兴媒体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④网络文化是适应大众真正需要的先进文化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18世纪欧洲人发现澳洲大陆之前,认为天鹅只有白色品种,因为他们只见过白色的天鹅。欧洲人发现澳洲之后,惊讶的发现居然还有黑色的天鹅。一只黑天鹅突然间就推翻了人们久远以来的固有结论,从而引发了对认知本身的反思。上述材料说明( )
①得到多数认识主体认同的判断才具有真理性
②任何具体的认识主体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
③同一事物因为人的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④新的认识是在主体和客体不断相互作用中产生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抓好各项重大改革举措,既抓重要领域、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以重点带动全局,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上述材料体现了( )
①把握主要矛盾,抓好推动事物发展的关键因素
②把握矛盾普遍性,统一部署各项重大改革举措
③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着重抓住主流带动全局
④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起来,处理好个别和一般的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型:综合题 ※难度:困难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当前,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变革迅猛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日益成为制造业的主要趋势。到2025年,3D打印、智能硬件(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VR(虚拟现实)等,将和智能手机一样快速成为普通人的消费品.甚至一把日常使用的牙刷,也将不仅仅可以清洁口腔,还可以分析口腔的健康数据,成为一个握在手里的“口腔医生”。
材料二:《中国制造2025》将智能制造确定为主攻方向,“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速培育我国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中国版的制造业“2025” 以市场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必然会给有智能制造概念的企业带来更大市场空间。
当前,我国企业在迈向智能制造化过程中遇到很多瓶颈,如:缺乏统一的标准、核心技术亟待突破、产业政策缺乏顶层设计、工业网络安全防护脆弱等等。
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智能制造工程的实施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如果某企业要进军智能制造领域,你认为应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我国国有土地的征收征用越来越多,并受到民众的广泛关注,其中暴力征收征用、补偿条款规定简单等问题成了主要关注点。如何平衡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得失,是保护国有土地征收征用的核心,也是相关法律法规关注的重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指出,合理界定征收征用适用的公共利益范围,遵循及时合理补偿原则,完善国家补偿制度,进一步明确补偿的范围、形式和标准,给予被征收征用者公平合理补偿。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有关知识,说明在国有土地征收征用中应如何平衡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得失?


题型:探究题 ※难度:困难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丁酉年春节,“传统文化”再次成为社会话语系统的热词。
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火了,“00后”女孩儿吴亦舒和有1000多年历史的“飞花令”同时火了。学者评论,诗词搭建起中国人的心理结构,稍一吟咏便激荡起文化共鸣。
BBC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春节》火了,以“归乡”“团圆”和“欢庆”为主题的家庭叙事,让世界看到一个民族血液里的伦理观和价值观。观者评论,《中国春节》让外国人看“嗨”了,让中国人流泪了。
我们也看到,中华传统文化正在主动走向世界。以传播规律表达乡土中国视角,让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全球刮起了一阵中华美食旋风;以国际化视角展示中国哲学,让中英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孔子》在海外广获好评。同样,中华医药、中华烹饪、中华武术、中华典籍,正以各种创新性的方式走近各国人民;中国戏曲、民乐、书法、国画,正以文化的方式向世界讲述中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华文化传播格局的新模式下,中国智慧,中国资源和中国技艺,在实现“洋为中用”的同时,也通过“中为洋用”,彰显出中国“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的大同情怀。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传统文化”成为社会话语系统的热词的原因。
(2)中华传统文化正在不断彰显其强大魅力。有人认为,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全盘继承中华传统文化。请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3)请就如何更好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