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近代东西方的发展差距、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失败,检验并推动着人们对东西方文化认识的变化。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从东西方的差距中,人们看到了西方文明的作用,而全盘西化思想产生的不良后果又使人们开始重视传统的继承,在认识与实践的不断反复中,人们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不断发展。③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摒弃“全盘西化”的错误思想,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就能促进文化繁荣、实践发展。
(2)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文化创新的来源、动力和检验标准。新词汇的形成需要社会实践的推动和检验,经得住实践检验的新词汇才能研磨得“信达雅”。
②文化创新需要在继承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要对中国经典进行新的挖掘利用,赋予旧词新意义,涌现一批有古典韵味的新词。
③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借鉴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新词汇不排斥外来优秀文化的成分才能发展壮大,实现“信达雅”。
④文化创新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抵制各种腐朽落后的不良文化,才能扬清激浊,摆脱低俗恶俗,达到“信达雅”的境界。
(3)围绕“文明规范”提出合理倡议,言之有理即可给分,注意必须是两条,字数超过上限不给分。例如:语言承载文明,使用不可任性;净化语言环境,你我皆有责任等。
【解析】
本题以《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发布,提出“挖掘整理优秀传统文化,鼓励文化继承创新,延续中华文脉”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本题第一问要求考生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探究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的形成过程。本题答题的知识范围明确,即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解答哲学类非主观题目需要将哲学理论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本题着重可以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以及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等角度结合材料进行分析作答即可。本题第二问要求考生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如何让新词汇达到“信达雅”的境界。首先,可以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的角度,说明新词汇的形成需要社会实践的推动和检验,经得住实践检验的新词汇才能研磨得“信达雅”;其次,可以从文化创新需要在继承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的角度,说明要对中国经典进行新的挖掘利用,赋予旧词新意义,涌现一批有古典韵味的新词;第三,可以从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角度,说明新词汇不排斥外来优秀文化的成分才能发展壮大,实现“信达雅”;最后,可以从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的角度,说明要抵制各种腐朽落后的不良文化,才能扬清激浊,摆脱低俗恶俗,达到“信达雅”的境界。本题第三问要求考生就如何文明规范地使用汉语提出两条倡议。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语言承载文明,使用不可任性;净化语言环境,你我皆有责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