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1978年到2014年,我国的GDP和人均GDP不断增加,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成就巨大;2014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贫困人口明显减少,说明我国扶贫工作成效卓著。但2014年农村贫困人口绝对数量仍然巨大,扶贫任务艰巨。我国的GDP和人均GDP不断增加为扶贫脱贫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H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运用财政资金,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发挥了财政在建立社保体系、保障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和功能。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H市运用财政资金支持贫困群体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实施扶贫搬迁,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
(3)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要求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H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为他们开拓收入来源,增加经济收入,做到了依靠人民、造福人民;运用财政扶贫资金,实施扶贫搬迁和兜底性保障,帮助贫困群体走上致富道路,保障了他们应有的权益,做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H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勇担责任、精准扶贫体现了党的宗旨。
【解析】
试题
(1)本题是图表类问答题。做此类题,需要对数字做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还要分析图表与图表之间的联系。从41题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从1978年到2014年,我国的GDP和人均GDP不断增加,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成就巨大。而纵向比较41题表中文字即可看出2014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贫困人口明显减少,说明我国扶贫工作成效卓著。注中告诉我们“贫困发生率是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由此看来我国的贫困人口数量仍然很大,扶贫任务艰巨。
(2)本题因为已经给出了知识点限制——财政的作用,考生只需要用财政的三个作用分析材料即可。材料中的关键词也十分明显,比如“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应的是财政的第一个作用;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应的是财政的第二个作用;
(3)本题是体现类问答题,这类题的答题要点就是教材原理+材料的做法,最好对材料划分层次,防止出现遗漏。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H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勇敢承担扶贫责任,积极创新扶贫方式,这体现了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体现了依靠人民、造福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