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两种观点在认识上的错误: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我们要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对待文物应当要找到二者的平衡点,实现保护与利用的统一。材料中的两种观点都是只强调一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因而具有片面性。
两种不良现象在实践上的错误:①都是受错误价值观和不正确的价值判断的影响造成的。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基础上作出的。无论是保护不力还是利用过度都是受错误价值观的指导造成的。②都是在于没有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对文物保护不力,无所作为,表明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过度,大拆大建,搞过度商业开发,一些文物伤痕累累甚至灰飞烟灭,表明违背了客观规律,不按客观规律办事。
(2)①文物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②文物代表着民族历史和特色,是民族的烙印,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保护文物就是保护民族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③文物是一国“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延伸。保护文物有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综合国力。④有效地保护文物,并加以合理地开发利用,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国家硬实力。
(3)示例一:①依法开发(合理开发)。制定相关法律,并依法将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②科学保护。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科学保护,并为今后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案。
示例二:①坚持保护本民族特色文化遗产,并做好宣传工作。②对待文物,要找到二者的平衡点,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统一。
【解析】
本题以我国是世界文物大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留下了数量庞大、异彩纷呈的文物为话题设置背景,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矛盾的基本属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文化遗产等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第(1)问要求考生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人们在善待文物问题上存在的认识和实践上的错误。从设问指向看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试题,设问范围是《生活与哲学》模块,知识限定范围不明确,学生需要认真结合材料,与教材知识相对接来分析作答。结合材料学生可以从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我们要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对待文物应当要找到二者的平衡点,实现保护与利用的统一。材料中的两种观点都是只强调一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因而具有片面性等知识来分析两种观点在认识上的错误:从都是受错误价值观和不正确的价值判断的影响造成的。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基础上作出的。无论是保护不力还是利用过度都是受错误价值观的指导造成的;都是在于没有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对文物保护不力,无所作为,表明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过度,大拆大建,搞过度商业开发,一些文物伤痕累累甚至灰飞烟灭,表明违背了客观规律,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等角度来分析。
第(2)问要求考生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保护和利用文物的重要意义。从设问指向看属于意义类主观试题,设问范围是《文化生活》模块,知识限定范围不明确,学生需要认真结合材料,与教材知识相对接来分析作答。结合材料学生可以文物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文物代表着民族历史和特色,是民族的烙印,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保护文物就是保护民族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物是一国“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延伸。保护文物有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有效地保护文物,并加以合理地开发利用,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国家硬实力等知识点来进行分析。
第(3)问要求学生回答:班级召开“如何开发和保护文物”主题班会,请你就如何开发和保护文物列出两条发言提纲。属于开放性试题,发言要点符合主题,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