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①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广高效生态农业,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②巩固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完善要素分配体制机制,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增加农民收入。
③重视科学技术的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提升农民劳动技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2)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观点看问题。在扶贫过程中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都很重要,要发挥生产和消费对脱贫攻坚的重要作用。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地应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扶贫方式。
③整体与部分关系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打赢脱贫攻坚战,除了生产扶贫和消费扶贫之外,还有教育扶贫、科技扶贫,旅游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等多种方式,各地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扶贫手段夯实脱贫攻坚成果。
(3)答案示例
主题建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阐述理由: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政治优势。②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思维方式,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清风正气的社会发展导向。③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带领人民打赢扶贫攻坚战、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解析】
本题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镇江、盐城的脱贫攻坚实例为材料,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组织三个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戴庄经验”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启示。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研读材料,从材料信息中提炼答案要点。①材料信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立足丘陵地区自然禀赋,确定绿色产业布局”,自然、绿色,这告诉我们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②材料信息:“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为农户统一服务,用提留的集体基金为村民办事,建立社员收益保底、按股分红、劳务工资、绩效奖金等多元利益分配机制”,由“集体基金”联想到基本经济制度,加之“收益保底”联想到共同富裕,由“分配机制”联想到完善要素分配体制机制,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增加农民收入。
③材料信息:“与国内外农业科技研究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培育农业乡土人才和职业农民”,这告诉我们戴庄重视科学技术的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提升农民劳动技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所学唯物辩证法知识综合评价“生产扶贫更重要”、“消费扶贫更有效”这些观点。很显然,两种观点将生产和消费割裂开来,我们的观点是:在扶贫过程中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都很重要,要发挥生产和消费对脱贫攻坚的重要作用。因为生产与消费是对立统一,由此联想到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观点看问题。这是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究竟生产扶贫与消费扶贫哪个更重要,要看当地实际情况,哪个更适合,由此联想到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层次,扶贫是不是只有生产扶贫与消费扶?由此联想到其他扶贫方式,这些方式如何运用,很显然,要综合运用,至此,联想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
第(3)问,本题要求考生为江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脱贫攻坚成果提出一条主题性建议,并阐述理由。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试题具有开放性,考生围绕主题,把握要求,多角度思考作答。从《政治生活》角度看,可以从党的角度考虑,联想党的性质、宗旨、地位、党的领导,可以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然后运用这些知识要点分析并由“建议”联想到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议”也可以从政府、基层自治组织角度提出建议并分析。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可以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