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①敦煌位于中国,敦煌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其形成过程体现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所以说敦煌文化属于中国。②敦煌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敦煌学的产生和发展是敦煌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交流和传播的结果,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学者都在从事敦煌学研究,其研究成果应由全人类共享,所以说敦煌学属于世界。
(2)①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在敦煌学研究中要掌握话语权,就不能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联系,还要看至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要深人挖掘敦煌文化背后蕴含的思想价值,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支撑。②在敦煌学研究中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既要认事物有利条件,又要视事物的不利条件,趋利避害,在联系中努力掌握敦煌学研究的话语权。
(3)答案示例:心系丝路,共筑友谊桥;文载丝路,博览天下,汇聚敦煌;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
【解析】
本题以敦煌文化的传承与交流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考察学生调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材料的解读和整合能力,难度一般。
本题第(1)问要求论证“敦煌文化属于中国,但敦煌学属于世界”这一观点,作答时要分两个层次进行,前者要侧重于从敦煌文化的民族特色论证,后者可以从文化遗产、文化的传播共享等角度作答。
1.材料“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体现敦煌位于中国,敦煌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其形成过程体现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所以说敦煌文化属于中国。
2.材料“敦煌文化属于中国,但敦煌学属于世界,把莫高窟保护好,把敦煌文化传承好,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进步应负的责任”,体现敦煌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敦煌学的产生和发展是敦煌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交流和传播的结果,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学者都在从事敦煌学研究,其研究成果应由全人类共享,所以说敦煌学属于世界。
第(2)问原理限定为联系的多样性,宜采用演绎法解答,原理要表述完整,包括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注意与材料的契合度。
1.材料“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支撑”,表明联系的多样性,既要看到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联系,还要看至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
2.材料“研究人员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性展陈活动和文化交流对话,展示我国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研究的成果,努力掌握敦煌学研究的话语权”,表明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第(3)问为开放式设问,要求为文博会的举办写三条宣传语,注意围绕主题作答。例如:心系丝路,共筑友谊桥;文载丝路,博览天下,汇聚敦煌;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
区别 | 文化是民族的:具体国情不同(如经济、政治)决定各民族文化的差异。【个性】 | 文化又是世界的:社会实践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使各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共性】 |
联系 | 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是个性与共性、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辩证统一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错误倾向 | 只看差异不看共性,就否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的基础;②只看共性不看差异,就否定了各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也否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的必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