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①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正是中国人民一代接一代砥砺奋斗,克服重重困难,才有了今天的成就。②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我们几代人不断探索沙漠成因,寻找正确的治理方法,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绿化奇迹。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治沙过程中,创造性的治理模式收到了令人惊叹的效果。④联系是普遍的,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库布其沙漠的治理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2)①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的对话,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在本次世园会展园中,丹麦、日本设计师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设计展园就是很好的例证。②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对话,在相互交流、借鉴的基础上,能够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促进文化创新。③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对话,有利于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树立文化自信。
(3)①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②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加深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欣赏。③开放包容、互学互鉴,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学习借鉴其他文明。④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用创新促进世界文明的共同发展。
【解析】
本题以新时代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具体实践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与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1)材料中,从一棵树到一片“海”,三代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在高原上接力,创造出世界最大面积的人工林,故可以从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几代人探索毛乌素沙漠的成因,寻找治理对策,大力兴建防风林带,引水拉沙,引洪淤地,终于让中国四大沙地之一毛乌素沙漠止沙生绿,故可以从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经过近30年艰辛治理,实现了“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同时,创造性的治理模式令人惊叹,故可以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库布其沙漠的治理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故可以从联系的角度进行分析。
(2)材料中,丹麦设计师从中国水墨画中汲取灵感,借鉴了中国山水画前景、中景、后景的布局,用石、光、水、风、木、人等元素,来定义新的园林,故可以从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对话,在相互交流、借鉴的基础上,能够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促进文化创新,故可以从文化多样性的地位角度进行分析。
最后,还可以从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树立文化自信的角度分析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对话的意义即可。
(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加深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欣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