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①适度扩大财政赤字规模,保障重大公益性项目建设融资需求。
②平衡防风险和稳增长的关系,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③加大财政对脱 贫攻坚的支持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④加大财政对污染防治的投入,保护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⑤发挥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解析】
本题以2018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材料中,2018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比去年有所增加,以保障地方重大公益性项目建设融资需求,故可以从适度扩大财政赤字规模,保障重大公益性项目建设融资需求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为平衡好防风险和稳增长的关系,2018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比去年增加2.18万亿元,缓解地方政府集中偿债压力,严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故可以从平衡防风险和稳增长的关系,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进一步下沉财力,大幅增加对老少边穷地区的转移支付,增强困难地区和基层政府保工资、保运转、保各本民生的能力,故可以加大财政对脱贫攻坚的支持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中央财政预算安排大气、水、土壤三项污染防治资金合计405亿元,投入力度为近年来最大,故可以从加大财政对污染防治的投入,保护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继续扩大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缩小地区间人均财力差异,故可以从发挥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的角度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