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缴税额=(12000-5000)*10%-210=490(元)
影响:①提高个税起征点,能够增加居民收入,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②提高个税起征点,短期可能会影响财政收入,但从长远看,会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如答出有利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可酌情给分)
(2)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3)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4)经济手段。
【解析】
本题以个人所得税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个人所得税、税收的特征、我国税收的性质、宏观调控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1)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知识范围是“个人所得税的知识”,设问是“假如小明2018年10月份工资扣除三险一金后的收入是12000元,请计算出他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数额,并说明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影响”。其次,在回答“请计算出他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数额”这一问题时,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可算出小明的缴税额应为(12000-5000)×10%—210=490(元)。在回答“说明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影响”这一问题是,具体可结合个人所得税的作用,从提高个税起征点,能够增加居民收入,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提高个税起征点,短期可能会影响财政收入,但从长远看,会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角度回答即可。
(2)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知识范围是“税收的基本特征的知识”,设问是“上述材料所涉及的我国税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其次分析该材料和设问,联系课本知识可知我国税收的基本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3)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知识范围是“税收的知识”,设问是“我国税收的性质是是什么”。其次分析该材料和设问,联系课本知识可知我国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4)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知识是“宏观调控”,设问是“国家税务总局通过全国人大的批准,上调个人工资纳税起征点,是国家运用什么手段对收入分配进行宏观调控的表现”,其次,根据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可以得出,国家税务总局通过全国人大的批准,上调个人工资纳税起征点,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对收入分配进行宏观调控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