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题目】下图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世界货币 B.贮藏手段 C.价值尺度 D.流通手段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货币的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标价、值多少钱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最终支付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是流通手段职能;随着赊账买卖出现的是支付手段;在国际上购买商品是世界货币。漫画中货币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是流通手段职能,D适合题意。其他选项不适合题意,排除。
【题目】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发行以来,农行山东日照分行上下联动,积极做好发行 过程中的准备、宣传与服务工作,全力助推新币发行。这里的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
①不是国家发行和强制使用的 ②可以作为社会财富贮藏起来
③能在商品流通中起媒介作用 ④其印刷和发行都是违法行为
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试题分析: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新版100元纸币是国家的法定货币,能在商品流通中起媒介作用,可以作为社会财富贮藏起来,②③适合题意;新版100元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①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货币的发行
【题目】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但是古往今来人们还是喜欢金银,并将其视为财富的象征。其根本原因是( )
A. 货币和商品是同时出现的
B. 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C. 金银是贵重金属
D. 金银的基本职能是贮藏手段
【解析】试题分析:作为货币的金银之所以是社会财富的象征,是因为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可以与其他任何商品相交换,B项符合题意;在历史上,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A项表述错误;并不是所有的贵重金属都是社会财富的象征,C项不符合题意;货币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职能和流通手段职能,D项表述错误。
考点:货币的含义及其本质
【题目】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 )
A.使用价值和价格 B.价值和使用价值
C.使用价值和价格 D.价值和价格
试题分析: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这是自然属性,与其他有用物品的共同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是社会属性,是商品特有的属性,B适合题意;其他选项均是错误的。
【题目】2017 年春节期间,某品牌女式服装打折促销。小王领取了 4800 元工资后, 在该品牌服装店购买了一件原标价 1888 元的打折上衣,实际支付了 580 元。 在这里 4800 元、1888 元、580 元分别执行的货币职能是( )
A.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价值尺度
B.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C.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D. 支付手段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解析】货币的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标价、值多少钱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最终支付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是流通手段职能;而支付手段是在赊账买卖的过程中产生的,多用于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1800元、540元、180元分别执行的是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职能,故选D。
【题目】小明按包月方式订制的天气预报短信,了解气象信息,查询天气情况。这里“气象信息”( )
A.是商品,因为它是无偿供人使用的产品
B.不是商品,因为没有价值
C.是商品,因为它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D.不是商品,因为它是无形的
试题分析: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判断一种物品是否是商品,必须看是否同时满足上述条件。“气象信息”耗费了人类劳动,具有使用价值,小明按包月方式订制了天气预报短信表明气象信息用于了交换,具有价值,故“气象信息”是商品,B、D都是错误的;A中的原因分析是错误的;C适合题意。
【题目】在商品交换中,买与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可以分开,不属于同一个过程,用公式表示是
A.物---物 B.商品---商品
C.商品---等价物---商品 D.商品---货币---商品
试题分析: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即货币产生。货币产生后,买与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可以分开,不属于同一个过程,用公式表示是商品---货币---商品,D适合题意。
【题目】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货币必须是
A.价值不变的特殊商品 B.想象的货币
C.现实的货币 D.—种价值符号
试题分析: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需要现实的货币,否则商品交换就不能顺利的实现,C项符合题意;货币的价值也是变化的,A项表述错误;B、D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题目】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2公里,地震后,各地人民纷纷捐款捐物支援灾区,各地人民捐赠的物品( )
A.是商品,因为是劳动产品
B.不是商品,因为虽然是劳动产品但是没用用于交换
C.不是商品,因为不是劳动产品
D.是商品,因为用于交换了
试题分析: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必须是劳动产品,二必须是用于交换,人民捐赠的物品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所以不是商品,B适合题意。排除A、D; C前半句正确,后半句错误,捐赠的物品是劳动产品。
考点:商品的含义
【题目】下列属于商品的是( )
A.阳光 B.小王节日收到的礼物
C.小李的奖品 D.市场上的石榴
试题分析: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判断一种物品是否是商品,必须看是否同时满足上述条件。“市场上的石榴”耗费了人类劳动,具有使用价值,用于销售说明用于了交换,具有价值,是商品,D适合题意;A不是劳动产品;B、C没有用于交换。
【题目】很多消费者都认为,性价比高的商品是购买的首选。消费者看重商品的性价比,是因为
A.商品是价值与价格的统一体
B.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格的统一体
C.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D.商品是价值与货币的统一体
试题分析: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这是自然属性,与其他有用物品的共同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是社会属性,是商品特有的属性,C适合题意;其他选项均是错误的。
【题目】防止经济生活中出现过高通货膨胀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发生通货膨胀时通常会出现
①商品普遍滞销 ②正常的生产流通秩序被扰乱
③居民纷纷抢购消费品 ④物价全面持续上涨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试题分析: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主要是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的,居民纷纷抢购消费品,正常的生产流通秩序被打乱,②③④适合题意;①是通货紧缩的特征,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题目】下列有关货币和纸币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发行量都由国家控制 B.本质上都是一般等价物
C.购买力都由国家决定 D.都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试题分析: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纸币是国家的法定货币,能在商品流通中起媒介作用。二者的共同点是都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D适合题意;A、B、C均不适合题意。
【题目】下列对货币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②Q币是货币的一种
③充当一般等价物时,商品就成了货币 ④虚拟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①
试题分析: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①适合题意;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货币必须有国家发行,Q币不是货币,只是一种特殊商品,故排除;题肢③说法错误,因为当金银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才产生,故排除;题肢④本身说法正确,但不是“对货币”的认识,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