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专家指导] 别为分数冷淡了孩子

[复制链接]

实现中考目标的心理三要素

本学期中小学期末考试上周结束,许多学生一脸轻松,但某中心城区小学念三年级的小田却有些愁眉苦脸,“妈妈说如果考试考不好,不仅寒假不能玩了,而且连压岁钱都成问题。”一些教育专家表示,父母不要片面为分数而“冷淡”了孩子,对考试结果要有理智的态度。

唯分数论赏罚不可取

据了解,以分数作为对孩子赏罚的唯一依据,目前在家长中比较普遍。一位姓沈的家长说:“自己在外打拼辛辛苦苦,就是为了孩子。双休日让他上了好多学科辅导班,就是要他在成绩上有所表现,赏罚以分数为依据,没有什么可指责的。”

同济大学实验学校副校长牛瑛认为,考试成绩固然是一种反映学生掌握情况的“量表”,但不是全部的“量杯”。

成绩不能反映一切

“我这次考试肯定不错,可以成为万元户了,这是父母在考前和我订的口头协议”,一位初二男生对同桌喜滋滋地说,而这位同桌却无奈地回应说:“我可没这么幸运,我感觉这次考得不理想,可能会被父母扣得精光,连春节也不会好过。”对这样的赏罚分明,一些教师打抱不平。一位教语文的姜老师说:“考试成绩不能反映一切。奖励太重和惩罚过重,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辩证地看考试成绩

“考试考完后,我对妈妈最反感就是她光看分数,只要不在她的想法之内,就是不好的成绩。她根本不知道分数中有许多值得探究的东西。”一位在班上有物理尖子称号的小周说道。

应昌期围棋学校校长吴纪琴认为,家长对待孩子学习、尤其是考试成绩,要有辩证的态度。

上海市特级校长、七宝明强小学校长吴国丽指出,不论学生考试成绩如何,家长要以平常心面对,成绩好的不“狂喜”,不太理想的也不“凄凉”,从关心、爱护的角度“给力”。本报记者苏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