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采访时,申泮文说:“我第一次听到对我骑自行车的这个评价,还是杨澜告诉我的。当时她还问我‘为什么上坡不下车,下坡不刹车’,把我问住了,我只好回答说我喜欢表演我自己呗。” 图为2007年,申泮文在南开大学校园内骑车上下班。 在南开大学的BBS上,骑自行车的申泮文,被学生们描述为“上坡不下车,下坡不刹车”的骑车“九段”高手。骑车的他,已成为校园里一道特殊的风景。 单车尚在,斯人已去。7月8日上午,天津市第一殡仪馆仙苑厅内庄严肃穆,在“沉痛悼念申泮文院士”的电子屏下,悬挂着他的遗像。申泮文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前来吊唁的师生簇拥在大厅前,排出了数百米的长龙。 投笔从戎南下抗日 1940年,申泮文以优异的成绩从西南联大化学系毕业。抗战胜利后,申泮文受命承担清华、北大和南开三校复员返校的公物押运工作。历经一年波折,跨越3500余公里路途,他和同伴将300多吨公物运回平津,为西南联大的历史画上句号。每当谈起这段经历时他就说:“有国才有家。”也就是从那时起“爱国”二字深深地植入了他的心底,贯穿了百年人生。 每年新生入学,南开大学的很多院系都会邀请申泮文开办“铸我南开魂”系列校史讲座,对于这样的邀请,申泮文不论多忙都从不拒绝。他说:“爱国主义教育是育人的根本,是我们教师最崇高的责任。” 年过80学起电脑 申泮文没有留学背景,是没有博士学位的中科院院士。 1940年,从西南联大毕业后,70多年的时间里他从未离开过自己钟爱的化学教育事业。 他长期坚持为本科生授课,是中国执教化学基础课时间最长的化学家,晚年更是致力于高校化学教学改革。他参与高等化学教育教学的改革工作,曾连续三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我国最“高产”的化学家之一,他编写的著作达70余卷册、3000余万字。 早在20世纪50年代,申泮文就翻译出版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化学教材《普通化学》。 研制出中国第一代镍氢电池 申泮文是我国当代无机化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他在我国最早开展金属氢化物化学研究,研制出中国第一代镍氢电池。 50年代起,申泮文就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金属氢化物的科学研究,并在80年代形成系统。他合成了一系列离子型金属氢化物,包括硼和铝的复合氢化物;还合成了三类主要的储氢合金;初步研究了若干种非晶态储氢合金的合成和结构。 申泮文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储氢合金材料的研究。他用共沉淀还原法合成了镍基和铁基储氢合金,用置换扩散法合成了镁基储氢合金,使储氢合金的化学合成方法得以系统化,所得产品常比冶金法得到的更均匀、更易活化或活性更高。同时,他的镍基储氢合金研究成果为一项863项目奠定了基础。 3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