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逃暑》阅读训练附答案 郑人逃暑①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③衽(rèn):卧席。④濡(rú):沾湿。⑤逾:同“愈”,更加。 阅读训练: 1.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徙衽以从阴 ( ) (2)其阴逾去 ( ) (3)反席于树下( )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⑴:移动 ⑵:离开 ⑶:通“返”返回 2.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3.“拙”具体表现在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 4.要随机应变,要顺应变化,不凭经验办事,不要墨守成规。 翻译: 郑国有个在一棵独立的树下乘凉的人,太阳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也随着树荫挪动自己的卧席。到了黄昏,他又把卧席放到大树底下。月亮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又随着树荫挪动自己的卧席,而苦于露水沾湿了全身。树影越移越远了,他的身上也越沾越湿了。(这个方法)在白天使用很巧妙,但晚上用就相当笨拙了。 更多文言文请关注诗词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内容,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