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语正字教学文字版】第七课 称呼 「父」pě 「母」bú 闽南语中对父母的称呼有两种,一种是转介,一种是直呼。 前者类似于普通话里的“父亲”、“母亲”,在闽南语里叫做「老父」、「老母」,是用在提及他人的父母或向他人提及自己的父母时。 「爸」pa 「媽」ma 后者则用于直接称呼自己的父母,如「阿爸」、「阿母」。当然,现在也有很多小孩子使用的是类似于普通话的「爸爸」、「媽媽」。 试比较以下两句话里称呼的用法: 1. 阮老母佇泉州一中咧教冊。 2. 阿母,我欲去上課囉! 「阿」a 这个字在闽南语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头,用在称呼里,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它有点儿类似普通话里的“小”,但也不尽相同,比如「阿爸」、「阿母」,普通话里的“小”就没有相应的用法。 「兄」hiann 「弟」tǐ 「姊」tsí 「妹」bē 闽南语里对于兄弟姐妹的称呼就是「兄弟姊妹」这四个字,四个称呼一般来说分别是「阿兄」、「小弟」、「阿姊」、「小妹」。有些地方可能在个别称呼上有所差异。 「隔腹」keh-pak / 「叔伯」tsik-peh 普通话里的堂哥、堂妹,闽南语里用「隔腹」来表示,比如堂哥叫「隔腹阿兄」。 也有的地方是说成「叔伯」,如「叔伯兄」、「叔伯妹」。 「表」piáu 表示表兄妹的时候,闽南语则和普通话一样,也是使用「「表」字。比如「表阿姊」、「表小弟」。 「公」kong 「嬷」má 爷爷奶奶在闽南语里叫做「公」、「嬷」,同样地,我们会在前头加上一个「阿」字,说成「阿公」、「阿嬷」。这是对爷爷奶奶的直接称呼,在转介的时候爷爷一般则会说成「俺公」。 相应的,外公外婆在闽南语里是「外公」、「外嬷」。 「伯」peh 「姆」 「叔」tsik 「嬸」tsím 伯伯和叔叔是「阿伯」、「阿舅」;伯母和婶婶则是「阿姆」、「阿嬸」。 「姑」koo 「姨」î 姑姑是「阿姑」,阿姨就是「阿姨」。 「丈」tiunn 和普通话一样,姑姑以及阿姨的丈夫都用「丈」字来表示,分别叫「姑丈」、「姨丈」。 「舅」kǔ 「妗」kim 舅舅叫「阿舅」,舅妈则叫「阿妗」。 这篇有关于【闽南话正字教学文字版】第七课 称呼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