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语正字教学文字版】第一课 人称 「我」guá/ngóo 闽南语的第一人称与普通话一样,是“我”字,但读音不同。 绝大多数情况下读guá;在一些书面语里,比如「自我」,读ngóo。 闽南语里大多数字,都会像这样,有白读和文读两种读法,咱们都会,只是平常说话不会去注意到。下边的其它字若标有多个读音,一般都是文白的区别,就不再一一解释了。 另外,一些字的读法各地腔调会有区别,我只标一种。 「汝」lí 这是闽南语的第二人称。台湾教育部的推荐字是“你”,但闽南语的第二人称已经确切地考证出本字就是「汝」,这个字不生僻,也和古代用法一致,所以没必要学普通话用“你”。建议大家使用「汝」,目前使用闽南语正字的人群,也几乎全部都是使用「汝」这个字。 「伊」i 这是闽南语的第三人称。 注意,闽南语的第三人称不分性别,也不分人物,普通话里的“他”“她”“它”,闽南语里都是「伊」。 「阮」 gún 这是闽南语的第一人称复数,相当于普通话的“我们”。 「咱」lán 这是闽南语的另一种第一人称复数,相当于普通话的“咱们”。 「阮」和「咱」的区别是,前者不包括谈话中的对方,后者包括。 「恁」lín 这是闽南语的第二人称复数,相当于普通话的“你们”。 「怹」in 这是闽南语的第三人称复数,相当于普通话的“他们”。 台湾教育部推荐的字是“亻因”,这个字太生僻了,连unicode中都没有,所以不建议使用。虽然「怹」字也还没有得到较一致的认可,但这个字意合,也容易输入,暂时推荐此字。 ——实际上,闽南语的人称复数都是合音。 比如说「阮」,实际上是「我儂」的合音,合成了一个字。既然是合成的,所以就没有本字可言,也因此选字上才出现了困难。这里只是跟大家解释一下。 「誰」siang 这是闽南语中的人称疑问代词,和复数人称一样,这也是合音字,是「啥儂」的合音。并且「啥儂」现在也在使用,两个提问方法并存。 「谁」字意合,音也比较合,所以我们选用这个字来表示siang。 「儂」lang 上边已经讲过这个字了,这就是闽南语中的“人”。 有时候这个字也可以用来指代某个人称,比如“我已经做完了”,这句话在闽南语里可以有这两种说法:我已經做了囉 或者 儂已經做了囉。 在这里,第二句中的「儂」其实就是表示「我」。除此之外也可以用来表示「伊」等人称,或者和这些人称连起来使用,比如「儂阮」,基本上比较类似普通话的“人家”。 这篇有关于【闽南话正字教学文字版】第一课 人称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