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幸福靠双手,前进还须攀高山。 致富在于勤劳,知识在于积累。 路不怕远,只要不停的走。 不付出艰辛的劳动,怎能获得香甜的食物。 不埋头干点苦活路,香甜的事物又从那里来。 本事不是来自天上,都是努力学习得来。 愚人做事喜欢看表面,能人办事表里一致。 只要自己上进,哪怕别人轻视。 人要有志气,树要有硬皮。 不从山脚起步,怎么到达山巅。 没有知识的人,就像没有眼睛。 喜欢说假话的人自以为高明,实际是自己欺骗自己。 聪明人办事爱与人商量,愚昧人一切自作主张。 一人修路,万人安步。 有了狐皮帽,忘了羊羔皮。 口说如风吹,实践是真金。 有钱是姐妹,无钱是主仆。 好心待人,自己得好报。 说你好的人并非都是朋友,说你不好的人也并非都是仇人。 诚实比珠宝贵重。 假话说一次,真话都无人信了。 总爱发誓的人,往往最爱撤慌。 马在软地上易失蹄,人在甜言上易栽跟斗。 金子是黄的,但它可以使人的心变成黑的。 人不知足,反送了自己的性*命。 贪心如果太甚,很快就会掉入深渊。 鱼儿贪食鱼饵,立即就会毙命。 理不说不明,火不点不燃。 见强者不能惧怕,遇弱者不要欺侮。 酒喝多了会发疯,话说多了要伤人。 路走长了脚要肿,酥油汤喝多了拉肚子。 只要不忘本,管他如何穿戴。 春天的气候忽冷忽热,人生的道路有祸有福。 舍不得吃,却被狗叼。 想要得到的食物给多给少都满意,不愿听到的话语说多说少都扫兴。 男到五旬正当年,战马弓箭不离身。 骗子的嘴巴会讲经,小偷的眼光最敏锐。 心里无鬼,岂怕鬼敲门。 与其庸人当家,不如能人守门。 女人哭是赌气,男人哭是伤心。 人即使跳上了天,也要落在地上;马即使转游了四方,最终得回到家门。 一张牛皮有厚薄,一家子女有好坏。 明知错了还不改,定是魔鬼缠了身。 品德好坏看行为,籍贯何处听口音。 男人到拉萨也没有人说好坏,女人去背水也有人说闲话。 没有见过雪山的猴子,看见马鸡就会眼花。 人要有骨气,马要有力气。 乌鸦说猪黑,自己不觉得。 麦草浮在水面上,宝石却沉在水底。 烧火要空心,做人要真心。 水中的鱼儿上不得上岸,山里的老虎下不得滩。 懂得与别人协商相处,才是真正有本事的风度。 喜欢吹捧的人,暂时也会占点便宜。 人凭装饰美,鸟凭羽毛好。 连小河都不敢淌过的人,怎能越过宽广的大海; 连小事都做不好的人,怎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 醉汉口里吐真言。 好话不好听,好心无好报。 人老思家乡,乌老思窝巢。 人活一生,草长一春。 说话伤心是罪过,扫把打人是侮辱。 心直口快,就像翱翔蓝天。 斗不过狗,却向猪扔石头。 水长滩多,路长弯多 中国民间谚语内容极为丰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①生产谚语。总结生产经验,包括气象、时令、耕作技术、家畜饲养、手工作业等内容。如“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春雨贵如油”,“蚕无夜食不长,马无夜草不肥”等。 ②社会谚语。反映阶级压迫和社会人情世态等内容。如先秦古谚:“兽恶其网,民恶其上。”汉谚:“千人所指,无病而死。”又如“一正压百邪”,“有钱能使鬼推磨”,“挂羊头,卖狗肉”等。 ③生活谚语。总结日常生活各方面的经验,反映人民的世界观、生活态度和道德观念。如“七十二行,种田为王”,“人穷志不穷”,“自称好,烂稻草”,“若要精,人前听”,以及“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 现代流传的谚语多数是从旧社会来的,但也产生了许多新的谚语。如“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水浇,官气消”,“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等等。旧谚语中也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和谬误观念。如“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家瓦上霜”,“命定八尺,难求一丈”,“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等。 民间谚语形式短小,有的还押韵,讲究对称,具有诗的外形。研究谚语的专著有郭绍虞的《谚语的研究》(1948)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涓涓之水,汇成江河。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炮台云,雨淋淋。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棉花云,雨快淋。 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 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瓦块云,晒煞人。 梭子云,定天晴。 秋雾连-阴-冬雾雪。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