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情形苍凉阔大、魄力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想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十全十美,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流浪、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庞大感情。而风格却雄壮高爽,大方激越,高浑一气,古今独步。无边落木萧萧下全诗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滔滔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此诗是杜甫大历二年(七六七)秋在夔州时所写。夔州在长江之滨。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流浪、老病孤愁的庞大感情,大方激越,感民气弦。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艰巨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赏析无边落木萧萧下全诗 此诗是杜甫大历二年(七六七)秋在夔州时所写。夔州在长江之滨。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流浪、老病孤愁的庞大感情,大方激越,感民气弦。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前四句写登卓识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动员全联,一扫尾就写成了千古传播的佳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