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厂门口的来历

[复制链接]

开封黄河桥附近,有个叫厂门口的村庄。关于这个村庄的得名,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明朝某年,陈某知封丘县。

封丘县交通闭塞,土地贫瘠,经济落后,是闻名于世的穷县,和鱼米之乡、天府之国有天壤之别。

陈某乃两榜进士出身,无奈既非富户又无官亲,能任封丘令已是不错,做官富县,非他敢想。

封丘县是鸡肋,然而这鸡肋也是十年寒窗熬出来的啊!带着复杂的心情,陈某奔封丘而来。

踏进县界,但见黄沙遍地,荒草杂生。断垣残壁,小道泥泞。老百姓衣衫褴褛,肤瘦肌黄。陈某心中,再生几分悲凉。

俗语曰:千里去做官,为的是吃和穿。陈某虽非贪婪之辈,这衣锦还乡的念头还是有的。再者:治下百姓,度日如年,不是他的光彩;上司那边,不去打点,也会断了前程。

陈某苦思冥想,夜不能眠。某夜,浅浅睡下,但见黄河北岸遍地生银,树挂红彩,鸡犬相闻,老幼怡然。

醒来反思,觉得似是吉兆。

第二天坐轿下乡,行至曹岗古渡口,但见:一望之内,草木稀疏,鸟兽绝迹,土地上生有一层白霜盐碱!

陈某苦笑数声,道句:天绝我也!然而,他是极聪明之人,令人头痛的盐碱地,让他看到了铜钱。

原来,这里可以熬盐熬碱。盐、碱是百姓的必需品啊。

陈某命人四处张贴告示,招收熬盐制碱能手和青壮年村丁,开工兴建盐碱厂。

可能陈某给了盐碱厂一些优惠政策,也可能厂主经营得法,没几年,盐碱厂办得红红火火。

刚开始,盐碱工吃住在此,小饭馆、小百货店,便在此生了根。后来,盐碱工的家属也搬来居住。一业旺带来百业兴,三十六行的生意人,也云聚于此做生意。

人越来越多,就在盐碱厂大门口不远处,渐渐形成了一个村庄。人们把这个村庄取名为厂门口。

后来,海盐内运,土法熬盐制碱已无利可图,盐碱厂慢慢倒闭了。然而,厂门口的家家户户,仍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