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谢枝头草染霜,西风剪剪菊孤芳。 介如峰侧青樟老,寄畅园中黄蕊香。 残蕾未开颜已瘦,清怀难诉梦犹长。 昂头一顾高天远,雁阵留声秋水凉。 1、山色溪光:指惠山美景。1689年,康熙到无锡,对惠山景物留恋不舍,给寄畅园御赐了山色溪光题字。后来,山色溪光的题字被制成石刻,现仍镶嵌在寄畅园正门过道内的墙上,供人欣赏。乾隆皇帝与其祖父一样,在位时也六次南巡,七到无锡惠山。乾隆对惠山更是情有独钟,欣然御题惟惠山幽雅闲静,并令随从画师将惠山寄畅园图景画下,回京后在颐和园里仿造了惠山园(后改为谐趣园),流传至今。 2、介如峰:即寄畅园美人石,位于寄畅园东南角。邻梵阁往东有一小亭,旁有百年巨樟,绿荫垂地,亭中一碑,镌刻有乾隆御笔题诗和作画介如峰图。亭前一池,呈长方形,水平如镜。池东立一湖石,倚墙而立,颇如婷婷美人,对镜理妆,妩媚有姿,故湖石名美人石,池名镜池。1747年乾隆第二次南巡至此,看到美人石,改称介如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