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蕃故人 作者:张藉 前年戌月支,城下没全师。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注解: 1、月支:指吐蕃。 2、没:死。 3、蕃:吐蕃,古时西部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个国家。 韵译: 前年你去月支防守边疆, 据说在城下覆灭了全师。 蕃汉之间消息全然断绝, 我与你永作生死的别离。 无人去收拾遣弃的营帐, 只有归马认得残破战旗。 想祭奠却疑心你还活着, 海角天涯此时怎不哭啼?! 评析: 诗是悼念为征战覆没于异域的故人,然而是存是殁,将信将疑。诗前半首从戌守 写到全军覆没,消息全无,死生不明。后半首是想象战场衰败和希望友人能不死生 还。语真情苦,流露出非战思想。 草 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解: 1、离离:历历,分明的样子。 2、远芳:伸展到远处的草。 3、萋萋:茂盛的样子。 韵译: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 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 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 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 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评析: 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 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 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旅宿 作者: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注解: 1、悄然:这里是忧郁的意思。 2、断雁:失群之雁。 3、远梦句:意谓做梦做到侵晓时,才是归家之梦,家远梦亦远,恨梦归之时也甚短 暂,与下句家书隔年方到,恨时间之久,相对而益增客愁。 韵译: 住在旅馆中并无好的旅伴; 忧郁的心情恰似凝固一般。 对着寒灯回忆起故乡往事; 就象失群的孤雁警醒愁眠。 家乡太远归梦到破晓未成; 家书寄到旅馆已时隔一年。 我真羡慕门外沧江的烟月; 渔人船只就系在自家门前。 评析: 这是羁旅怀乡之作。离家久远,目睹旅馆门外的渔船即加以艳羡。幽恨乡愁、委 实凄绝。颈联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意思曲折多层,实乃千锤百炼的警句。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作者: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解: 1、长亭:常用作饯别处,后泛指路旁亭舍。 2、太华:华山。 3、中条:山名,在山西永济县。 4、迥:远。 5、帝乡:指都城。 韵译: 秋天傍晚枫树随风飒飒作响; 夜宿潼关驿楼自有瓢酒飘香。 几朵残云聚集在高耸的华山; 稀疏的秋雨洒落到中条山上。 遥看树色随着潼关山势延伸; 黄河奔流入海涛声回旋激荡。 明天就可到达繁华京城长安; 我仍自在逍遥做着渔樵梦想! 评析: 这是一首由潼关到都城,夜宿驿站而题壁的诗。诗中虽无宿字,然而字句中 却明显表露夜宿驿楼,秋晚雨过,四望风物而触景生情。颔联写潼关山川气势,泻宏 苍茫。颈联写所见所闻,由近及远,无际无垠。两联对仗工整自然。末联点出赴京并 非所愿之意,含蓄委婉。 早秋 作者:许浑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注解: 1、泛:弹,犹流荡。 2、还密:尚未凋零。 3、淮南两句:用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暮和楚辞九歌湘夫 人洞庭波兮木叶下意。 韵译: 漫漫长夜中泛流着琴瑟的清音; 青萝轻拂好象有西风飕飕而生。 白露凝珠的野草栖留几只残萤; 秋之晨雁群掠过银河向南飞腾。 高大的树木拂晓看来尚未凋零, 阳光下遥望远山层次格外分明。 淮南子有一叶落而知岁暮之句; 我悟到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情。 评析: 这是咏早秋景物的咏物诗。题目是早秋,因而处处落在早字。残 萤、早雁、晓还密、一叶下、洞庭波都扣紧早字。俯察、仰 视、近看、远望,从高低远近来描绘早秋景物,真是神清气足,悠然不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