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阳春曲·皇亭晚泊》《醉高歌·感怀》阅读答案及赏析

[复制链接]

【中吕】阳春曲·皇亭晚泊

徐再思

水深水浅东西涧,云去云来远近山。秋风征棹钓鱼滩,烟树晚,茅舍两三间。

【中吕】醉高歌·感怀

姚 燧

十年燕月歌声,几点吴霜鬓影。西风吹起鲈鱼兴,已在桑榆暮景。

注:①姚燧:(1238-1313),字端甫,号牧庵,河南洛阳人。历经多年的仕宦生活,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此曲为其晚年所作。

1. 请简要分析第一首曲中的“晚”和第二首曲中的“暮景”,谈谈你的理解。(5分)

2.两首曲子表达的相同情怀是什么?分别是如何表达的?请结合作品作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①第一首曲中的“晚”指天色已晚。作者看到傍晚的树和茅舍,不禁生发孤独、寂寞、思乡的情怀。(2分)②第二首曲中的“暮景”有两层意思,一是傍晚时分;一是作者到了晚年,正是功成身退的时候。抒发作者厌官思归情怀。 (3分)

2.都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2分)①第一首,作者通过题目表明自己的游子身份,全文移情于景,通过描写水的流踪不定、深浅各异以及山的高低错落、云起云飞等描摹游子漂泊、流浪的状态,以此表达游子思乡怀人的情怀。(2分)②第二首使用张季鹰见秋风而想到家乡的莼菜、鲈鱼的典故来表现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2分)

【赏析】

《【中吕】阳春曲 皇亭晚泊》:

东涧、西涧的水有深有浅,远山、近山的云有来有去;在萧瑟的秋风中,我借助远行的船只在钓鱼滩头眺望。只看见傍晚时分,树上青烟缭绕,远处还有茅舍两三间。这首曲子移情入景,抒发天涯漂泊的旅愁乡思。开头两句,写远望景色,突出水的流踪不定、深浅各异以及山的高低错落、云彩的飘忽不定等,以此表现游子居无定所、无所依归的情态。虽然曲子没有提及游子漂泊,但题目“皇亭晚泊”已经暗示作者的身份。第三句点明节令和作者行止,也为开头作者鉴山赏水找到依托。在此萧索的深秋黄昏,作者远望山水、浮云,其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最后两句使用白描手法,写作者的思乡之情。

《【中吕】醉高歌感怀》:

京城十年在赏月听歌中度过,来到吴地已经是两鬓染霜。西风吹起鲈鱼兴致,转眼间人已经到了晚年。这首曲子写作者经历多年的仕宦生活,辗转北方、南方,如今上了年纪,有些厌倦,西风吹起,颇有思乡之感。“西风吹起鲈鱼兴”,用的是晋代张季鹰的故事。张季鹰是吴郡人,曾在洛阳做官,一日见秋风吹起,就想到家乡的莼菜和鲈鱼,便弃官回乡,并说:“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曲子使用这个典故,抒发作者厌官思归情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