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攀龙;出处诗名:《《东门行》》 出自明诗人李攀龙的《东门行》 出东门,不顾归。 来入门,怆欲悲。 舍无儋石储,还视身上衣参差。 慷慨出门去,儿女牵裙。 他家自愿富贵,贱妾与君但袴糜。 但袴縻,上用穹窿,下用匍匐小儿。 时吏清廉,法不可干。 。 一旦缓急,当告谁。 行,吾望君归。 嗟! 少年莫为非。 【注释】: (改易本词数十字句,便云《拟东门行》,今以所改易字 句与本词覆看,亦略有意义否?“仓浪”、“黄口”,以 “仓”对“黄”,寓巧于拙,此古人言语之妙,改而云“ 穹窿”、“匍匐”,何其笨也。本词云“今时清廉难犯, 教言君复自爱,莫为非”,岂不语简而尽乎?今赘以“一 旦缓急”云云,枝蔓之词,更累十百行,亦未尽也。于鳞 改易古乐府,率皆类此。若吴明卿之流,又是历下余波, 吾无责尔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