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冈特·艾希

[复制链接]

冈特·艾希,1907年2月1日生在奥得河(OderRiver)畔的莱布斯(Lebus)。父亲原为农庄管理员,后在柏林开设税务法律顾问事务所。1925年进入柏林大学学习汉学,并开始创作诗歌。

冈特·艾希生平
1927至1931年莱比锡、巴黎和柏林选修法学和汉学。 1929年发表第一部广播剧《歌唱家卡鲁索的生与死》(与拉斯克合写)。 1930年第一部《诗集》出版。 1931年开始为电台编写广播剧。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被征入伍。 1945年在前线为美军所俘。 1946年获释,定居巴伐利亚州,从事文学创作,成为“四七社”最早的成员之一,也是“四七社奖金”的第一个获得者。 1953年与奥地利女作家艾兴格结婚。 1963年迁居奥地利。 1972年12月20日在萨尔茨堡病逝。
冈特·艾希的主要成就
艾希的主要成就是1945年以后创作的诗和广播剧。 1956年曾获得毕希纳文学奖金。
冈特·艾希作品风格
艾希早年的诗歌主要记录自己的经历,弥漫着淡淡的哀愁。战后,他的诗作面向现实,语言简洁明了,开一代诗风。后期诗歌不尚韵律,趋向口语化。艾希在作品中谴责世间一切不公平的、强暴的、罪恶的行为,呼吁人们在幸福中不忘世上还有疾苦。出版的主要诗集有《偏僻的小农庄》(1948)、《地下铁道》(1949)、《雨的音信》(1955)等。《清单》(1945)一诗,通过个人的贫困状况含蓄地勾勒出战后德国一片荒芜的情景,是西德战后“废墟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