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见到你,就像见到了一个久违的朋友,一种熟悉亲切感就会蔓延开来。至今,我还记得与你相识相依的过程。
七岁,我第一次遇见了你。我一个人坐在桌前,看着《唐诗三百首》,映入眼帘的第一句话,便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当时我还小,仅认识这些字,并不懂这诗中的意思,只是疑惑,这“明月光”怎么就到“地上霜”了呢?或许,我就是从那时起,对你产生了兴趣。
八岁,是我正式认识你的第一年。教室里,时不时传出我们稚嫩的声音:“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我还是不懂你,却对你有了一种朦胧的认知,隐约间,似乎开始喜欢上你了。
再到后来,我尝试走近你的内心,去了解你,而你也大方的敞开心扉,让我走进你的世界。我和你,手牵手,心连心,像鸟儿一样飞翔在云间,像鱼儿一样畅游在大海中。在你的世界里,我真正地领略到你的美好,你的意境。
在唐朝,有诗仙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与豪迈,有诗圣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虑和悲怆;在宋代,有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报国之志,有辛弃疾的“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壮烈坚定;在明朝,又有诗人于谦的“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凛然正气......
在我所读的诗里,纳兰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让我深深地震撼:这一个“若”字,是个多么美好的字眼啊!它包含着期许,希望,还有现实的失落,遗恨,它包含着太多人生哲理。
在我看来,诗还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它用自己的独特的方式向人们缓缓地诉说一段历史的凝重,见证了世态的冷暖,人情的变故。甚至还记述了一个朝代的昌盛与衰败。这滋味正如唐后李煜所写“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我与诗,在成长的路上,从相依到相识的路上,诗教给了我许多,也感受到了许多。诗就像一杯绿酽酽的香茗,清喉润肺,余香袅袅。
人们常说“书是一种意境”,其实,说得正是诗啊!
在成长的路上,谢谢让我遇见了你,真好! |